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债权债务 > 债的种类 >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不当得利法律知识

  • 不当得利的诉讼书

    原告认为,被告没有占有该款的合法根据,其获取此利益无法律上的依据,给原告造成了损失,因此,被告的行为应属不当得利。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

    2020-05-25

  • 不当得利的滥用原因

    不当得利之所以被滥用是因为不当得利不属于违法。比如很多小事都属于不当得利:买东西时多收了钱,捡钱没有还给失主都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有善意和恶意之分。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或事后丧失了合法根据而被确认为是因致他人遭受损失而获得的利益,应负返还的义务。

    2020-05-25

  • 不当得利的追诉时间是多久

    债权都适用诉讼时效,物权法定,不当得利不是物权,是一种债权,当然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它一般适用于三年的诉讼时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返还不当得利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从当事人

    2020-05-25

  • 侵权与不当得利的竞合是什么

    侵害他人权益而使他人受损害,构成侵权行为;但侵权行为人因其行为而受有利益,所受之利益具有违法性或欠缺保有利益的正当性,成立不当得利。侵害他人权益之不当得利,对受害人而言,可以发生侵权赔偿请求权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竞合。②无权处分往往构成对他人财产权

    2020-05-25

  • 不当得利的条文 法律效力与赔偿范围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九十二条没有合法根据,取得不当利益,造成他人损失的,应当将取得的不当利益返还受损失的人。德国民法典第818条第3款规定,善意的受领人以“不当得利已不存在为限,返还或者偿还份额的义务消灭。”财产受损失的叫受害人,是不当得利之

    2020-05-25

  • 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情形

    不构成不当得利的有以下方面:1.为了履行道德上的义务,而给予给付。履行未到期债务而交付财产,债务人履行未到期的债务,将丧失期限利益,但债务人不能以此为由而对债权人主张不当得利,债务人履行未到期的债务视为自动放弃期限利益。此种情况下视为赠与,而不视为不当

    2020-05-25

  • 不当得利如何起诉

    起诉不当得利的,应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法院受理后,会根据双方提供的证据进行审查,然后宣判。不当得利作为债的发生根据之一,在受益人与受损人之间发生不当得利返还的债权债务关系。因此,受害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请民事诉讼,要求不当得利受益人返还取得的

    2020-05-25

  • 不当得利的标的物

    作为不当得利成立的要件,返还标的本应只包含原有利益,但是基于原有利益取得的用益利益,因不当得利的权利行使而取得的利益,以及原物的代偿利益,作为原有利益的孳息或代位物也应当包含在内。也就是说,不当得利的返还标的是以原物的价额为表现形式的,而不能表现为转

    2020-05-25

  • 不当得利的种类有哪些

    给付不当得利,指受益人受领他人基于给付行为而移转的财产或利益,因欠缺给付目的而发生的不当得利。此种情形下,占有也赋予有关受领人获得财产利益的法律地位,因而成立不当得利,发生不当得利请求权与所有权返还请求权的竞合,受损人可以择一行使。非给付不当得利,是

    2020-05-25

  • 不当得利的证明责任分配

    不当得利的“没有法律上的原因”、“一方获利”、“使他方利益受损”权利发生要件,应由不当得利债权人承担证明责任。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了“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责任分配规则。根据此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对自己主张的事实,有提供证据加以证

    2020-05-25

  • 无主物与失物的区别是什么

    无主物中,所有人不明的物,是指无法明确所有人,而不是指讼争之物。无主物与失物的区别大致都可以在上文中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对于无主物,我们实行的一般是先占归你的原则,也就是说,只要是无主物,你先占有了,那么这个无主物就是属于你的了,因为你不论怎么支配处理

    2020-05-25

  • 拒不归还拾得他人遗失物什么罪

    可能构成侵占罪。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有损于他人而自己获得利益的法律事实。不当得利人应将其所得的不当利益返还给受损失的人。

    2020-05-25

  • 捡到遗失物收费合理不合理

    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2020-05-25

  • 有主物与非无主物的归属界定是什么

    根据《民法通则》,无主物是指没有所有人或者所有人不明的物,如抛弃物等。而关于无主物的法律地位,在法律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按先占原则取得所有权,但在法律有特别规定时,根据民法通则第79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而正是由于法律中对于

    2020-05-25

  • 法律上的不当得利拾得遗失物包括在内吗

    因拾得遗失物,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所以说拾得遗失物不是不当得利。不当得利,指无法律上的原因,使他人受损而自己获益的事实,要求他人致损和自己获益是有因果关系的。拾得遗失物,根据物权法的规定,拾得人并没有取得所有权,只是拥有必要的费用请求权,并且负

    2020-05-25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高利贷的风险及其法律问题

    高利贷的风险和法律问题。高利贷具有剥削和非生产性质,借款人主要将借款用于非生产支出。在民间借贷中,应注意订立借款合同、收条出具、借款利息、借款用途和担保等法律问题。借款合同应保存借款人身份证明文件,收条应明确记录收款形式;借款利息不得预先在本金中扣除

  •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

    无权处分与善意取得的关系,分析了两者在我国的法律规定和互相制约的特点。《合同法》和《物权法》对此分别做出了规定,前者旨在保护静态安全,后者旨在保护动态安全和商品交易稳定性。善意取得制度保护了善意第三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而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待定状态需要

  •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

    无权处分赠予合同的效力问题。这类合同属于效力待定的合同,如果经权利人追认或无权处分的人在订立合同后取得处分权,合同即为有效。文章还阐述了无权处分的一般法律效果,包括在处分物交付前后的不同情况和法律处理。此外,《民法典》生效和《合同法》废止的规定也有所

  • 不当得利的标的物及其返还

    不当得利标的物的返还问题,包括其基本原则和特殊情况下的处理方式。除了原有利益外,受益人应返还基于不当得利产生的各种利益的价额,包括获得的标的物和行使权利获得的利益等。当无法返还原物时,应以相应价额作为返还标的物。同时,文章还详细阐述了不同情况下价额的

  • 父亲欠的债务,儿子有责任偿还吗?
  • 不当得利债权能够转让吗
  • 小三收的财产属于不当得利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