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劳动合同欺诈 >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

时间:2020-05-25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729

采取欺诈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属无效[受理法院]:

[裁判类型]:民事

[审判程序]:一审

[裁判时间]:

[裁判字号]:

[案例来源]:江苏劳动维权网

[案情摘要]:林先生前往W企业应聘销售经理,林先生向W企业提交了以往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经理的书面说明。W企业正在策划扩大市场,急需一名销售经理来主管销售工作。因此,双方当即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W企业聘用林先生为销售经理,试用期三个月;林先生全权负责W企业销售业务,并对销售工作人员的聘用享有决定权。劳动合同签定后,W企业即要求林先生上班。四个月后,W企业发现销售业绩仍无起色,遂对林先生的工作经历产生怀疑。经查,林先生之前工作经历系虚构事实。W企业当即作出了解除合同的决定。林先生不同意,双方的争议于是产生。

[案例正文]:林先生前往W企业应聘销售经理,林先生向W企业提交了以往在多个企业从事过销售经理的书面说明。W企业正在策划扩大市场,急需一名销售经理来主管销售工作。因此,双方当即签订了劳动合同。合同约定:W企业聘用林先生为销售经理,试用期三个月;林先生全权负责W企业销售业务,并对销售工作人员的聘用享有决定权。劳动合同签定后,W企业即要求林先生上班。四个月后,W企业发现销售业绩仍无起色,遂对林先生的工作经历产生怀疑。经查,林先生之前工作经历系虚构事实。W企业当即作出了解除合同的决定。林先生不同意,双方的争议于是产生。

分歧意见:

意见一:林先生进W企业是经过考核录用的,以往工作经历与目前工作业绩并无直接联系,W企业解除劳动合同没有依据。

意见二:林先生以往的工作经历是W企业录用其的参考条件,双方的劳动合同是因林先生采取了欺骗行为才签订的,现查证工作经历是虚构的,W企业可以作出解除合同决定。

律师评析: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虚假工作经历是否可以成为解除合同的正当理由?

《劳动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第十八条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一)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以上两条规定可知,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后即产生了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但是,当事人如采取欺诈或威胁的行为签订了劳动合同,该份劳动合同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视为无效的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劳动合同无效。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及相关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能否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虽然法律上允许双方协商,但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可能无效。员工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

  •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调岗降薪问题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调岗降薪问题。在劳动合同期限内,用人单位不能单方面变更岗位和降低薪资,除非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劳动合同的变更需书面形式,并需双方各执一份。用人单位擅自变更劳动合同将导致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劳动者有权提起劳动仲裁。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劳

  • 无营业执照单位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

    无营业执照单位的劳动关系认定问题。针对无营业执照经营单位被依法处理时,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支付问题,有明确规定,即使单位被取缔,其出资人仍需支付劳动者报酬。同时,《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无营业执照单位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但劳动者仍应获得相应劳动报

  •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基本情况的了解权与劳动者的说明义务

    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基本情况的了解权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用人单位有权了解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劳动者基本情况,以促进劳动合同的合法订立和履行。劳动者的说明义务应真实,否则可能构成欺诈行为,导致劳动合同无效或需承担法律责任。

  • 公司未交社保签的劳动合同有效吗
  • 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及补偿
  • 公司签空白合同并有证据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