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欺诈 > 合同欺诈方式及预防 > 买卖合同中的欺诈种类

买卖合同中的欺诈种类

时间:2023-12-2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5936

买卖合同中的欺诈行为种类及特征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在买卖合同中,欺诈方通过以下手段实施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 在合同中明确规定了标的物的质量条款,但在履行时以次品或残品代替。

- 出示伪造的质量标识,使对方相信产品质量合格,与之订立合同后才发现所谓的质量标识是伪造的。

- 利用对方对名牌或名优企业的信任,谎称自己的产品是名牌产品,推销伪劣产品。

2、虚假合同主体的欺诈行为

这类欺诈行为的特征是欺诈方利用对方企业领导法制观念淡薄、不学法、不懂法的特点,通过以下手段实施欺诈行为:

- 不认真审查对方身份,在签订合同时出示虚假的公章或合同专用章,骗取对方与之签订合同。

3、虚假的价格和宣传欺诈行为

这类欺诈行为的特征是欺诈方通过以下手段实施欺诈行为:

- 在价格方面设法使被欺诈方相信自己的产品价格优惠,与之订立合同后被欺诈方才发现所谓的优惠价格比市场价格高得多。

- 利用大众媒体或其他手段对产品的质量、规格、性能、产地、有效期进行虚假宣传,使被欺诈方受骗。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

    合同诈骗犯罪的常见手段,包括使用虚假证明材料欺骗他人签订合同、虚构购销产品等名目诱骗他人并立即逃跑、利用媒体发布虚假广告冒充国家机关单位诈骗、使用虚假票据等作为担保诱骗对方签订合同以及先履行小额合同骗取大额钱财等连环诈骗手段。犯罪分子利用各种手段达到

  • 欺诈的概述

    欺诈行为的定义、分类以及法律后果。欺诈是一种故意行为,目的是使他人产生错误认知。在法律上,欺诈行为可能导致民事行为无效或可撤销。合同无效情形中的欺诈行为,通常涉及损害国家利益或欺骗消费者等行为。欺诈行为的构成需要包括欺诈方的故意行为、受欺诈方的错误意

  • 答辩状

    民事诉讼答辩状的撰写要点和注意事项,并针对一起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件进行了具体答辩。答辩事项指出被答辩人的起诉主张违背事实和法律规定,请求驳回其诉讼请求。答辩人提出,双方签订的合同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是真实意思表示,不存在欺诈、乘人之危等情形,要求法院依

  • 伪装诈骗:警惕陌生人的金钱关系

    伪装诈骗、代购诈骗、二维码诈骗、盗号诈骗、点赞诈骗、招聘诈骗、爱心传递诈骗和招嫖诈骗等常见诈骗手段及其特点。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对涉及金钱关系的陌生人要保持警惕,谨慎参与网络活动和交易,选择正规渠道进行求职和购物,避免个人信息泄露和不健康行为。

  • 合同欺诈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案情
  • 买卖合同中的欺诈手段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