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效力 > 合同效力纠纷 > 离职后所签的合同还有效吗

离职后所签的合同还有效吗

时间:2024-06-22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56884
在公司正常工作的员工都会有劳动合同,并且这份劳动合同是有效的,如果员工向公司提出了辞职,辞职之后所签订的合同是否还具有法律效力?下面,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离职后劳动合同的有效性

离职申请的法律效果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劳动者申请离职后,应通过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离职申请只是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约,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如果用人单位同意,双方会签署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从而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劳动合同仍然有效。

合同有效要件

1. 意思表示真实

意思表示真实要求缔约人的表达行为必须真实地反映其内心的意思效果,即与其表达行为相一致。这是合同的有效要件,也是意思自治原则的基本要求。如果意思表示不真实,对合同的效力会有不同影响。在一般误解等情况下,合同仍然有效。但在重大误解的情况下,合同可以被撤销。此外,在欺诈、胁迫等情况下成立的合同,如果损害国家利益,合同是无效的;如果没有损害国家利益,合同可以被撤销。

2. 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

合同不得违反法律的强行性规范,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和国务院颁发的行政法规。此外,合同还不得违反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当事人在订立和履行合同时,应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是一个不确定的概念,包括我国社会生活的政治基础、公共秩序、道德准则和风俗习惯等。违反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严重背离了合同制度的目的,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因此不应被允许。将不违反社会公共利益作为合同的有效要件,既可以弥补法律调整的不足,也有利于促进社会道德伦理和整肃社会风气。

合同标的的要求

合同标的决定了合同权利义务的质和量,没有合同标的,合同就失去了目的和积极意义,应被视为无效。合同标的的可能性是指合同约定的给付必须能够实现。合同标的的确定性是指合同标的必须从一开始就被确定,或者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来确定。

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合同的有效要件之一。这要求当事人能够理解合同的状况和法律效果,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和减少纠纷。一般情况下,自然人签订合同应具备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不得亲自签订合同,而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签订。然而,也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签订纯获利益、免除义务的合同、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相适应的合同、日常生活中的格式合同或事实合同、处分自由财产的合同等。对于法人签订合同,原则上受其宗旨、目的、章程和经营范围的制约,超出经营范围的合同是无效的。然而,这种做法已经受到批评,并有所发展。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为什么做生意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做生意时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签订书面合同能够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利益安全,并加强业务管理。通过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书面合同可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减少管理混乱。此外,合同应尽可能具体化,包含必要条款,以便跟踪和 管理合同履行情况,解决可能的纠纷。

  •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赔偿金、违法原因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少发或不发加班工资导致离职的补偿金、公司不提供劳动条件导致离职的补偿金等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补偿金标准也有所涉及。另外,离职补偿金是否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也

  • 租地没有收取押金合同是否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即使没有收取押金,只要租赁双方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租赁合同仍然成立。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租赁合同的解除情形,包括协议解除、一方违约和因事变更等。合同解除后,基于原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有效,但解除后的债权债务关系

  • 合同上写错日期的法律效力问题

    合同上写错日期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是当事人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一旦成立即具有法律效力。合同签订日期按照法律规定,应从各方当事人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合同内容需合法,且不得存在无效情形。签订合同时应注意确保基本条款明确、查阅国家

  • 因公司合并重组离职有补偿吗
  • 试用期满后的沉默视为承诺购买吗
  •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应包括加班工资?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