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向性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时间:2024-12-12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意向性合同的法律效力
意向性合同的特征分析
意向性合同作为约定订立正式合同的合同形式,在司法实践中很少引发民事纠纷。这是因为意向性合同通常不存在对等的权利义务关系,即使发生诉讼纠纷,很难找到适当的法律规范和处理方法。意向书作为意向性合同的一种形式,已经在预约中约定了合同的主要或全部内容,并附带约定在未来特定时间订立正式合同。既然意向书具备了合同的要件,包括当事人的合同义务,那么它自然具有法律约束力。
意向书的义务条款和实体性条款
意向书中通常包括诚信协商条款、缔约程序性规定以及关于签订未来合同条款的说明和时间等备忘条款。大部分意向书的义务条款并不具体和确定,这也是因为《合同法》第14条的解释操作性较弱,可能导致合同条款的约定引发争议和解释问题。然而,在实务领域中,合同法关于义务的具体和确定性理论一般可以理解为只要能促使当事人达成协议,只要涉及到义务人、履行内容以及履行先后顺序的,就可以认定其具有法律效力。在实体性条款方面,意向书应当包含未来合同的内容,无论是属于阶段性协商还是建设性意见,只要体现当事人自愿接受约束的意思表达,常见的表达方式如"未尽事宜,另行协商"、"欠缺部分,另行补足"、"没有约定按照法定"等,都应当产生法律约束力。
意向书的实际履行和法院的裁决
意向书的实际履行是签订正式合同。在英美法系国家,对于意向书的实际履行持非常谨慎的态度。当债务人拒绝履行时,根据意思自治原则,法院一般不会过分干涉债务人的自由。常见的模式是法官听取当事人对预约中约定的内容的合理解释,综合运用自由心证和诚实信用原则,发挥合理的想象空间,确定可能存在的正式合同的内容,以此来判断损失和赔偿的问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为什么做生意时需要签订书面合同
做生意时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签订书面合同能够规避市场风险,确保利益安全,并加强业务管理。通过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书面合同可以提高生产经营效率,减少管理混乱。此外,合同应尽可能具体化,包含必要条款,以便跟踪和 管理合同履行情况,解决可能的纠纷。
-
我国海商法对于传播抵押权的规定
中国海商法中关于船舶所有权和抵押权的登记规定。指出船舶所有权的取得、转让和消灭必须登记,未经登记对第三人不具备法律效力。船舶抵押权也需办理登记手续,并提交相关合同文件。同时,对于共有船舶和建造中的船舶也有相应的抵押权登记要求。
-
双方写的换地合同是否有效?
换地合同的法律效力问题。合同有效性取决于是否违反国家土地管理法律规定。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方可以互换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同时,合同法规定了合同无效的情形。换地合同需注意符合法律要求,避免欺诈、胁迫等手段订立合同,并需经发包方同意。
-
租地没有收取押金合同是否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即使没有收取押金,只要租赁双方在合同上签字或盖章,租赁合同仍然成立。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土地租赁合同的解除情形,包括协议解除、一方违约和因事变更等。合同解除后,基于原合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仍然有效,但解除后的债权债务关系
-
诉讼过程中合同是否应履行
-
合同上写错日期的法律效力问题
-
股权质押期限届满后是否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