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改变用途和协议出让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虽然它们都涉及到土地使用权的变更。土地改变用途是指国有土地使用权或集体土地使用权在初始登记后发生的变更,而协议出让是指国家以协议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改变用途的程序包括以下两个步骤:
土地用途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土地出让的最高年限和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变化。同时,土地用途的改变也会导致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变化。因此,在改变土地用途之前,必须获得出让方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是必要的,因为土地用途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改变后的土地用途必须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土地用途的改变属于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内容的重大变更。因此,在取得出让方和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后,出让方和受让方应当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年限,并相应地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协议出让是指国家以协议方式将国有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出让给土地使用者,并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协议出让是一种政府供地方式,与挂牌出让属于有偿出让的方式。土地使用者在以协议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后,必须严格按照规定的土地用途和条件使用土地。如果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必须获得出让方和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主管部门的同意,并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以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经批准改变协议出让土地用途后,应根据变更后的土地市场价格计算新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和原用途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差额部分,作为补交的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的权利。农民拥有维护土地所有权及使用权、预征知情权、调查结果确认权等权利。同时,政府有义务公告征地批复结果、土地补偿方案等。在征地过程中,农民有权对补偿标准提出异议,拒绝未全额支付补偿费的政令,并对违法占用土地行为进行举报。
划拨土地转让的条件包括:合法获得土地使用权、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准予转让、用途符合规定、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通过买卖、赠与或其他合法方式。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
土地使用年限并不一定是30年,根据我国《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第12条规定,土地使用权出让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确定:。土地使用者取得一定年限内的土地使用权应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出让的形式有三种,即协议出让、招标出让和拍卖出
土地使用者需要改变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约定的土地用途的,必须取得出让方的市、县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同意,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变更协议或者重新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相应调整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土地使用权转让应当签订转让合同。土地使用权转让须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