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遭遇偷拆强拆,双方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时间:2023-12-07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企业遭遇偷拆强拆,双方举证责任如何分配
一、行政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关于举证责任的规定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需要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同时,根据第四十九条规定,提起诉讼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原告必须是符合本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必须明确;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必须具体;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规定,被告对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如果被告不提供或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则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将被视为没有相应的证据。此外,根据第四条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应当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证据材料。
二、被偷拆强拆企业面临的困难
被偷拆和被强拆是不同的,强拆是指在被拆迁人不同意的情况下进行强制拆迁,而偷拆是指在被拆迁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暗自拆迁。企业一旦遭遇偷拆,将面临以下困难:(1)根据上述规定,作为原告的企业在起诉时需要明确被告,然而由于是偷拆,当事人没有法律文书,因此很难确定被告,进而很难立案;(2)在偷拆和强拆的情况下,被拆迁人很难搜集到证据。由此可见,被拆迁人的取证难度较大,那么是否拆迁房屋就不需要承担责任呢?
三、被拆迁人的举证责任有哪些?
根据上述规定,作为原告的被拆迁人需要对以下事实承担证明责任:(1)自身与被拆房屋存在利害关系;(2)强拆行为客观上存在。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或强拆机关则需要对以下事实承担证明责任:(1)强拆行为符合法律规定;(2)程序合法。
以上是关于企业遭遇偷拆强拆,双方举证责任如何分配的相关法律规定和困难。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而被拆迁人需要证明自身与被拆房屋存在利害关系以及强拆行为的客观存在。然而,由于偷拆的特殊性,被拆迁人在取证过程中面临困难。因此,在处理此类案件时,人民法院应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举证能力以及公平原则和诚实信用原则,来确定举证责任的承担。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广州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包括拆迁管理的规定、拆迁许可的申领条件及审查流程、拆迁补偿与安置的内容。办法规定拆迁单位在取得房屋拆迁许可证后方可实施拆迁,并向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提交相关资料。市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后符合条件的颁发房屋拆迁许可证。同时
-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申请的提出者和所需材料
房屋拆迁证据保全公证的申请人及其提交的材料。申请人可以是拆迁人、被拆迁人或房屋拆迁主管部门,也可委托他人代为申请。申请时需提交身份证明、资格证明、产权纠纷证明等。此外,文章还概述了房屋拆迁的一般程序,包括暂停公示、入户调查评估、制定拆迁实施方案等阶段
-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管理办法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的管理办法,包括变更的定义、适用范围、变更条件、申请、审查、公示、听证会等程序性内容。该管理办法旨在规范规划许可变更管理,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建筑项目的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变更管理,强调在不影响国家利益和公众合法权益的前提下进行变更,并
-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若干意见
海口市旧城区(城中村)改造拆迁补偿安置的若干意见,重点保护被拆迁户的利益。特困户低保户在安置上享受优惠待遇。拆迁补偿可采用货币补偿或房屋产权调换方式。意见提高了临时安置费用,并详细规定了各项补助标准。这些措施旨在改善居民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水平。
-
满足遗产条件,可以继承
-
房屋拆迁管理规定及公示
-
违法建筑的认定和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