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购房合同前,购房人应确保开发商提供的产权证齐全,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和《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这三个证件是办理产权证的必要条件。购房人可以在售楼现场查看销售许可证的证件原件,并核实土地证是否抵押以及土地使用证上是否有开发商向银行申请开发贷款的注明。此外,还应查看开发商的营业执照,确认经营范围中是否包括房地产开发商的土地经营许可。
在签署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交房日期以及通水、通电、通气等条件,并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根据规定,只有入住率达到70%以上才能开通燃气,而在此之前,开发商应免费提供液化气。
购房合同中应包含开发商的《补充协议》,明确规定若开发商延期交楼,购房人每日需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总额不得超过房款的5%。如果开发商仍未能交房,购房人只能退回已交的本金。这种约定对购房人不合理。
购买合同的第一条是项目建设依据,购房人在审核合同时应核对相关内容是否与开发商提供的证件一致,包括编号和经营范围。第二条是商品房的销售依据,购房人也应核对销售许可证的号码、批准机构和销售方式是否与售楼处悬挂的售楼许可证一致。
购房人应确保合同中明确说明公摊面积的计算方式,不应包括仓库、车库、人防地下室以及可单独使用的空间等。此外,售房单位自管自用的房屋和服务于多栋房屋的管理用房也不应计入公摊面积。购房人应在合同附件二中找到房屋面积分摊的说明表,确定分摊部分和经过批准的地方。
购房人建议选择在合同中已规定的第二种处理方式,即确定双方可以接受的误差比例,例如正负3%。超过此比例的购房人可以选择退房,开发商应退还房款和利息。
一次性付款可以与开发商协商,是否可以在正式交房后支付5%左右的房款。银行贷款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到账,如果未能按合同约定时间到账,购房人应支付相应数量的违约金,因此建议将约定的时间安排更充裕。在正式签订购房合同之前,建议咨询开发商指定的银行或律师,了解自己的信用条件,以避免出现其他问题。
开发商约定超过30天未付清房款可以解约,对于预期交房的解约期限也应定为30天,以保持平等。
购房人应注意合同中关于规划设计变更的条款。在商品房施工过程中,如果开发商认为需要进行规划或设计的变更,应在收到有关部门批准变更的10个工作日内,书面通知购房人。购房人有权选择退房。
开发商应请房地产管理部门认可的有资质的机构对房屋面积进行实测,并在交楼时提供实测面积的数据,以及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如果开发商提供的证明原件不全,购房人可以拒绝收楼,由开发商承担相关责任。
购房合同中应明确开发商关于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的承诺。一般来说,包括通水、通电、通电梯等基本保障。对于天然气和燃气管道的开通,购房人应与开发商协商,避免影响正常生活。对于园区项目内的其他设施,如会所、绿化和停车位,建议要求开发商承诺竣工时间,并约定未达到开发商承诺的使用条件时双方的处理方式,应按对购房人更有利的方式签署,例如视为开发商逾期交房,开发商应承担相应责任。
合同中应约定办理产权证的时限和违约条款,购房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退房或支付违约金。根据现行规定,在60天内,开发商应将登记资料提供给产权办理部门备案。如果因开发商责任未及时将资料备案,导致购房人无法及时办理产权证,可以约定处理方式,如退房或支付违约金(一般为合同金额的1%-5%)。如果选择退房,可能会有一定困难,特别是已入住的情况下。因此,在确认项目合法性后,购房人应选择不退房,要求开发商按一定比例支付违约金。
购房合同中应注明合同的页数和份数。标准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应有四份,其中两份为正本,两份为副本。在备案时,房管局会备份,购房人应保存一份正本,如果申请银行按揭,合同正本应交给银行。合同最后一条应包括预售登记备案的条款,开发商应在合同签订后30日内向房产所在区的房产管理局和房管局进行登记。附件一是房屋的平面图,购房人应注意用坐标确认房屋的朝向,并标注面积或面积的标尺。
签订房产合同和借款合同的注意事项。购房者在签订房产合同时需注意商品房预售许可证、认购协议、房屋抵押情况等事项,并遵循相关法律依据。在签订借款合同时,需注意还款期限、书面证据、借款利率和借款用途等事项。文章还推荐了相关的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婚后买房财产公证的手续、婚后房产归属权的确定,以及结婚后一方买房的归属问题。婚后买房财产公证需夫妻双方共同申请,准备相关证件和购房合同,并就公证事项达成一致意见。婚后房产归属权依据购房时间、出资情况、登记情况等多方面确定。结婚后一方买房的归属问题需考
签补充协议在购房交易中很有必要。但是要提醒购房者的是,开发商提供的补充协议一定要看清楚。前面说了,开发商在签约时会主动出具一份对自己有利的补充协议,购房者同样也可以出具一份对自己有利的补充协议。
一定要审查开发商是否具有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有了预售证许可证,则证。对于期房,甚至现房,都有可能与开发商的描述不一样,此时应该明确合同违约或与描述不一致时开发商应承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