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履行方有权中止履行合同,并应当通知对方,并给予对方合理期限,以便对方恢复履行能力或提供适当的担保。中止履行是一种行使权利的行为,并且是合法的行为。如果先履行方在履行期满后未履行债务或迟延履行,这并不构成违约。中止履行的目的是暂停或延期履行,而不是使现有的合同关系消失,而是维持合同关系。如果先履行方解除合同,则构成违约,后履行方可以要求先履行方承担债务责任。先履行方在中止履行时,应当以口头或书面形式通知后履行方。
在合理期限内,如果后履行方未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并要求先履行方履行合同,先履行方可以拒绝履行。
在合理期限内,如果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先履行方应当继续履行合同。一旦后履行方提供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先履行方就不再面临对方无法支付的风险,因此应当恢复履行合同。
如果合理期限届满,后履行方未提供适当担保或恢复履行能力,则产生第二次效力,即先履行方可以解除合同。
不安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合同履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
抗辩权者,妨碍相对人行使其权利之、对抗权也。[1]双务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是指以符合法定条件时,当事人一方对抗对方当事人的履行请求权,暂时拒绝履行其债务的权利。由于行使抗辩权只是在一定期限内中止履行合同,并不终止合同的履行效力,抗辩权事由消除后,债务人
中止履行既是行使权利的行为,又是合法的行为,当先履行方于履行期满不履行债务或迟延履行,并不构成违约。中止履行是暂停履行或延期履行,它并不同于解除合同,其目的不在于使既有合同关系消灭,而是维持合同关系。先履行方中止履行,应当通知后履行方,通知方式以口头
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一方未按合同约定先履行义务,对方有暂停自己履行合同义务的保留性权利。(一)同时履行抗辩权属债权性质,是从属于双务合同,系相对权。它只对于主张双务合同上的反对权的特定人,有拒绝给付的相对效力。即如发生法律规定或当事人约定的免责事由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