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合同的抗辩 > 法律是如何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的

法律是如何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的

时间:2023-10-10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62645
德国民法典第322第1款规定:一方因双务合同而对向其负担的给付提出诉讼的,主张另一方享有的、在对待给付履行前拒绝给付的权利,只具有判决另一方同时履行的效力。那么法律是如何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接下来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解答。

法律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方式

引言

根据《合同法》第66条规定,当一方未按照合同约定履行债务时,对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然而,关于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的法律效果,法律上并未做出具体规定,实务中也存在不同的理解。

同时履行判决或交付给付判决

根据姚新华教授的观点,当债务人行使抗辩权时,法院可以作出两种判决:一种是债权人败诉判决,要求原告先进行给付,然后再行起诉;另一种是同时履行判决,即一次性判决达到实体法设立抗辩权的目的。

债务人未主张抗辩权时的判决

根据王泽鉴先生的观点,如果债务人未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法院应作出被告给付的判决。换句话说,法院不得在未经当事人主张之事项上进行裁定,也不得在未经当事人请求之事项上进行裁决。原则上,法院只能对当事人声明的事项进行裁判,否则将违反民事诉讼不告不理的原则。

被告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时的判决

根据王泽鉴先生的观点,当被告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时,法院应作出同时履行的判决,无需基于当事人的请求。即使被告未提出同时履行判决的请求,只要其已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法院也应作出同时履行的判决。这一观点认为,法院应当根据当事人主张或请求的可测得范围来进行判决。

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时机

《合同法》并未规定同时履行抗辩权的行使时机。在我国台湾地区的实务中,同时履行抗辩权可以在诉讼上和诉讼外均可以行使,无需等待诉讼的进行。当债务人在诉讼上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时,法院应当予以审理。而债务人在诉讼外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但在诉讼上由当事人陈述,法院也应予以审理。然而,对于债务人在诉讼上主张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提出时机,尚存在争议。有学者认为,同时履行抗辩权属于事实上的主张,应在二审言词辩论终结前提出。然而,这一观点不符合诉讼经济原则。因此,筆者认为,债务人应在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同时履行抗辩权,否则将被视为放弃抗辩权,法院可直接判决其败诉,二审时也不予审理。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

    合同法中不安抗辩权中止履行的形式。根据法律规定,当对方出现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以及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时,当事人可以中止履行债务。在行使不安抗辩权时,应及时通知对方,若对方提供适当担保,则应恢复履行债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的履行抗辩权的种类,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履行抗辩权。在合同双方互负债务的情况下,根据债务履行的顺序和具体情况,一方可在特定条件下拒绝另一方的履行要求。

  •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

    引起永久抗辩权的因素,包括不可抗力、债权人过错、已过时效期限和当事人约定的免责条款等。其中不可抗力是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客观情况,导致债务人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债权人过错指因债权人原因导致的不履行或不当履行合同;已过时效期限指权利被侵犯者在法定期限

  • 不安抗辩权:保护当事人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不安抗辩权这一法律工具在保护当事人权益方面的重要性。不安抗辩权定义为我国合同法中的双务合同中的权利,当后履行方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时,先履行方有权暂时中止履行。收律师费的不安抗辩权需满足特定条件,包括在同一双务合同中存在互负债务、先履行方必须有确切

  • 合同履行原则及义务
  • 一、建设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有哪些
  • 迟延履行催告合理期是多久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