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卖标的瑕疵告知必须严格履行告知程序,使参加竞买的每个人都知道标的物的瑕疵情况,避免拍卖成交后因瑕疵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诉讼,给拍卖人及委托人带来不必要经济损失。一般说,拍卖标的告知方式是在拍卖过程中,拍卖当事人的每一项权利义务都对应于程序中的某一个特定阶段。
《拍卖法》第49条规定:“拍卖师应当于拍卖前宣布拍卖规则和注意事项。”根据该条的规定,拍卖人除可以在其他阶段以说明、展示、陈述等方式向竞买人告知拍卖标的的有关情况或声明瑕疵外,在现场拍卖阶段拍卖人必须经由拍卖师再次告知或声明。该条款是拍卖法强制性规定,规定了拍卖人的现场告知义务。瑕疵声明作为一项告知义务,可以载于拍卖规则中,也可以包括在特别注意事项里。
根据《拍卖法》第49条的规定,在程序上,只要拍卖师于拍卖前宣布了拍卖规则和注意事项,拍卖人就完成了瑕疵的告知声明。通过这个程序后,就可以推定竞买人已经知道或应当知道拍卖标的的瑕疵状况。在这个程序之前,竞买人的知情权可能还没有实现,经过这个程序之后,按《拍卖法》规定就推定竞买人的知情权已经得到实现,竞买人不得再以不知情为由指责拍卖人未履行瑕疵的告知义务。
什么是拍卖标的
拍卖标的是指委托人委托本公司以拍卖方式出售的其所有或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或者财产权利。
我国拍卖标的的获取方式,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相关规定,拍卖是以公开竞价的形式将特定物品或财产权利转让给最高应价者的买卖方式。拍卖标的的保留价需在拍卖前说明,竞买人的最高应价经拍卖师确认后,拍卖成交。拍卖行业具有中介服务性质,涉及多方当事人。
正常税种的缴纳以及拍卖的相关内容。个人和企业需按照法律规定缴纳个税、印花税和契税等。拍卖是一种公开竞价的买卖方式,必须有多个买主、不断变动的价格和公开竞争的行为。拍卖标的必须是委托人所有或依法可以处分的物品,禁止买卖的物品在拍卖前需办理审批手续。
委托拍卖机构拍卖的,委托合同要不要约定委托期限,由当事人协商确定,但一般情况下要约定期限的。(一)委托人、拍卖人的姓名或者名称、住所;(二)拍卖标的的名称、规格、数量、质量;(三)委托人提出的保留价;(五)拍卖标的交付或者转移的时间、方式;(七)价款的支付方式、期
3、以划拨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房地产拍卖应当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办理土地使用权出让手续,并缴纳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可以不办理出让手续的,应当由拍卖行将拍卖标的所得收益中的土地收益上缴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