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招标投标 > 招标投标法律法规 > 为什么招投标活动中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

为什么招投标活动中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

时间:2024-09-22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667
在一些常见的招投标活动中,操作不规范的现象往往较为普遍,这会导致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出现。那么您是否知道为什么招投标活动中操作不规范的现象较为普遍呢?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就为您整理出相关的知识,供您阅读,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由于建筑市场发育尚不规范,管理体制的束缚以及经验不足等原因,许多建设项目在招投标主要环节和程序上,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操作不规范的现象。

1. 招标过程不规范

这种不规范表现为施工企业投标中出现"串标"、"围标"现象,发布招标公告的媒体不符合规定,自行招标未经核准,投标文件准备时间未达到《招标投标法》规定的最低要求等。

2. 评标过程不规范

评标专家组成不符合规定,评标报告内容不完整,评标方法、标准与招标文件载明的不一致等。

3. 其他不规范现象

招标代理机构资质不符合要求,开标时间与截标时间不一致,确定中标人程序不规范等。

操作不规范的原因

产生上述种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是:招投标市场仍然阴霾笼罩,缺乏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

解决办法

因此,要充分发挥建筑市场的作用,必然要求建立"阳光操作体系",公开信息、公平交易、公正管理,追求效益最大化。要克服现行招标投标机制存在的局限和缺陷,就必须对工程招标方式进行改革,从相关法规上来限制和约束这种行为,或者建立一种新的机制,剔除在招标投标环节上的人为因素,最大限度地排除招标投标过程中的人为影响因素,使找关系、托人情、送礼丧失原动力,让招标投标真正体现公开、公平和公正的原则。

1. 加强法制宣传

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的宣传力度,向投标人开展法制宣传,向心存不轨者明示法律规定,保证招投标是公开进行的,公平合理的。

2. 建立健全招标投标市场的法律体系

建立投标人和投标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的信用指数体系,一旦发现其有违法投标行为经查实的,即限制其直到取消其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或物资采购项目的投标资格。同时,要拓宽监督渠道,建立监督网络,加大对举报违法投标人的奖励和保密措施,用法律手段管理招投标市场。

3. 规范招标程序

(1) 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形建筑市场,提高工程交易活动的透明度,促进建筑市场的公开竞争。

(2) 加强投标资格预审工作。

(3) 对评标标准和评标办法做出严格规定,评标标准和评标办法必须在招标文件中公开载明并不得附带投标人难以接受的不公平的条件,一经公开,便不得随意更改,凡是未在招标文件中载明的条件,一律不得作为评标的依据。

(4) 正确使用标底,合理确定和预防低于成本价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5) 完善评标专家管理制度,确保评标的公正性。

(6) 规范招标代理机构和招标收费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招投标投诉处理的复杂性及恶意投诉的特征

    招投标投诉处理的复杂性以及恶意投诉的特征。随着招投标工作的发展,投诉事件不断上升,恶意投诉的特征日益明显,包括未按规定投诉、捏造事实投诉等。同时,投诉处理也面临多样化形式、信息不完整、程序不规范等难点。因此,建立公平高效的招投标环境,规范投诉流程,处

  • 工程分包甲方的注意事项

    工程分包甲方需要注意的问题。首先,甲方需要确认自身具备分包权利以及乙方的资质。其次,甲方要明确分包内容,包括在招投标阶段咨询业主并详细约定在总承包合同中。甲方还需注意避免与指定分包人签订分包合同,如必须签订,则要保存好相关证据资料,明确支付条件并要求

  • 《招标投标法》

    《招标投标法》中关于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以及招标人的违法行为及其处罚规定。招标代理机构泄露招投标资料和与招标人、投标人串通的行为将受到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暂停或取消招标代理资格等处罚;投标人串通投标和行贿谋取中标的行为将受到中标无效、罚款、取消投标资

  • 交通项目未招标的处理方式

    交通项目未招标的处理方式。对于违反招投标法规定的行为,应责令限期改正,并可能处以罚款。对于使用国有资金的项目,可暂停项目执行或资金拨付。同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也要进行相应的处分。确保项目的公正、公平,并严厉处罚违法行为。

  • 招投标制度的背景和意义
  • 组建评标委员会
  • 国有资产出让和转让的区别,国有资产出让的方式有哪些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