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中关于垄断市场经营的处罚规定,对于违反法规的经营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如果经营者违反法规,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没收其违法所得。此外,还可以处以罚款,罚款金额应为上一年度销售额的百分之一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十。对于尚未实施达成的垄断协议,可以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如果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
对于行业协会违反法规,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情况,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其登记。
对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反垄断执法机构有权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并没收其违法所得。此外,还可以处以罚款,罚款金额应为上一年度销售额的百分之一以上但不超过百分之十。
如果经营者实施垄断行为给他人造成损失,应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垄断行为的分类,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同时介绍了垄断协议的横向和纵向分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和豁免情形。其中豁免情形需要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并证明不会对市场竞争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的问题,指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中国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存在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反垄断法需同时规范这两种垄断形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于垄断价格的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否则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罚款金额视违法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价格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收到申请后,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初步审查,在作出决定之前,经营者不得实施集中。第二十五条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应当自收到经营者提交的符合本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文件、资料之日起三十日内,对申报的经营者集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