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价格垄断行政处罚有哪些

价格垄断行政处罚有哪些

时间:2023-11-26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755
某个产品价格被垄断之后价位可是会非常的高,普通消费者负担很大,如果消费者发现一些产品或是品牌存在价格垄断的行为,可以依法向工商部门等举报,要求处罚这类垄断的行为,价格垄断行政处罚有哪些?手心律师网小编给出下面意见。

价格垄断行政处罚的种类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价格垄断行为的处罚包括以下几种:

1、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根据违法所得的数量,可以对违法者进行没收违法所得的处罚,并处以违法所得5倍以下的罚款。

从轻处罚:如果违法所得不超过原始违法所得的1.5倍,则可以对违法者处以1.5倍以下的罚款。

从重处罚:如果违法所得超过原始违法所得的2.5倍,但不超过5倍,则可以对违法者处以2.5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2、罚款

如果违法行为没有违法所得,可以对违法者处以1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较重,则可以对违法者处以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轻处罚:对于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违法者是个人经营者,可以处以5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违法者是行业协会或其他单位,可以处以12万元以下的罚款。

从重处罚:对于1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违法者是个人经营者,可以处以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违法者是行业协会或其他单位,可以处以2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3、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

对于情节严重的价格垄断行为,可以责令违法者停业整顿或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吊销其营业执照。

价格垄断的表现形式

价格垄断行为可以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

1、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协调等方式操纵价格

经营者之间通过协议、决议或协调等方式,共同操纵价格,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

2、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强制限定经销商的转售价格

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向经销商提供商品时,强制限定其转售价格,以控制市场竞争。

3、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牟取暴利

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通过垄断市场,获取超过正常竞争水平的利润。

4、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采取低价倾销或变相降价手段

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以排挤、损害竞争对手为目的,采取低于成本的价格倾销,或通过回扣、补贴、赠送等手段变相降低商品市场销售价,使其低于商品自身成本。

5、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实行差别待遇

经营者凭借市场支配地位,在提供相同商品或服务时,对条件相同的交易对象在交易价格上实行差别待遇,以获取不正当竞争优势。

反垄断中央执法机构

我国反垄断法颁布后,设立了国家商务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国家发改委三家机构,分别负责执行反垄断法。

国家商务部

国家商务部享有反垄断执法权,其主要依据是2006年发布的《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的规定》。根据这个规定,商务部对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具有审查权,包括反垄断审查。商务部执行反垄断法的下属机构是“反垄断调查办公室”,并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反垄断申报指南》。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享有反垄断执法权,其依据是1993年颁布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该法规范了不正当竞争行为和某些限制竞争行为,如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公平交易局负责反垄断执法活动,主要集中在禁止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方面,还有权监管不涉及价格问题的垄断协议。

国家发改委

国家发改委享有反垄断执法权,其主要依据是我国1997年颁布的《价格法》。根据该法,国家发改委下属的价格司负责执行反垄断法,主要禁止价格卡特尔和涉及价格的其他垄断行为。国家发改委曾于2003年发布过《制止价格垄断行为暂行规定》,依法查处过一些串通价格的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于垄断价格的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否则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罚款金额视违法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价格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该如何构建

    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的性质决定其适用的基本标准无疑是一般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不能仅因反垄断法所具有的公法性,而将其最低标准拔高至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中的最低证明标准。但反垄断法的内容及其特征,使其案件成为有别于其他民商事诉讼案件的特殊民事纠纷案件,并在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不同

    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经济行政法,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调整的目的在于禁止限制竞争行为,创造进行合法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合法竞争的自由性,鼓励经营者积极参予市场竞争,保证经营者自愿参预市场竞争的机会

  • 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

    如何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反垄断法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着关键性作用。外资并购的效应分析表明,其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它可能导致垄断,从而压制东道国的幼稚工业,控制东道国市场,破坏东道

  • 透视反垄断法宗旨与要点
  • 反垄断法总则是什么
  • 中国反垄断执行机构的设置存在哪些问题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