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中国反垄断执行机构的设置存在哪些问题

中国反垄断执行机构的设置存在哪些问题

时间:2024-12-27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761
2007年8月30日《反垄断法》正式出台。《反垄断法》的出台对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等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但《反垄断法》并没有具体规定反垄断执行机构设置,且反垄断委员会的性质定位于协调性的机构,这对于我国反垄断的贯彻执行是不利的。在借鉴西方国家反垄断执行机构的设置的基础上,对我国反垄断执行机构设置进行了研究。

反垄断法的重要性及立法目的

反垄断法在西方市场经济国家被称为“经济宪法”或者“经济基本法”,目前世界上已有近90个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2007年8月30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反垄断法》,该法案将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反垄断法》第一章第一条即表明了该法的立法目的:“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提高经济运行效率,维护消费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基础性作用的重要法律制度,《反垄断法》的出台对中国经济将产生重要影响。

中国反垄断执行机构的设置及存在的问题

反垄断委员会的职责和作用

《反垄断法》第九条和第十条规定了中国反垄断法执行机构的设置。国务院设立反垄断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反垄断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1. 研究拟订有关竞争政策
  2. 组织调查、评估市场总体竞争状况,发布评估报告
  3. 制定、发布反垄断指南
  4. 协调反垄断行政执法工作

反垄断委员会的设立带来了潜在的好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现实的问题。

独立性和公正性的要求

反垄断机构从事的是一种执法活动,因此对于监管机构和执法机构而言,最为基本的要求是独立、公正,严格依法行政,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与宏观政策机构或者政策咨询机构不同,反垄断机构不需要再进行反复妥协、协调,而应该严格执法,避免在执法过程中掺入过多的政策考量,以确保法律的统一实施。

多个执法机构的存在

根据反垄断法维持分散执法的格局,国务院主要的反垄断执法机构至少有三家或者四家,另外还有一批行业监管机构也承担反垄断法的执法职能。在这种格局下,如何确定反垄断委员会的工作承担部门将成为一个挑战,并可能引起争议与争执。

权力划分不清的问题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委员会缺少实质性的权力,尤其是规则制定权,只能起协调作用。由于权责划分不清,反垄断执法机构与行业监管机构对于各自管辖权边缘地带的新问题,也难有制定规则的积极性。这将导致整个执法体制在面对反垄断领域的新问题时陷入被动的应急反应模式,难以提供明确的指引,给全社会带来额外的成本。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问题,包括在法律中市场份额对经营者市场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的规定。市场份额的推定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同时允许经营者通过事实进行反证。如果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能证明自身不具有支配地位,则不应认定

  •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 垄断行为的认定规则及程序

    反垄断法中的三个基本规则:本身违法规则、合理规则和除外规则。本身违法规则关注垄断行为的恶意,不考虑实际效果,对于固定价格等典型垄断行为可以直接认定为违法。合理规则则侧重于衡量限制竞争的正负效果,考虑行为是否利大于弊。除外规则包括例外与豁免,适用于特定

  •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自然垄断经营的定义与特征
  •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