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
时间:2024-01-15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关于这个问题,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整理了以下资料,如果你想知道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就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吧,相信看过下文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一定会对“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有所了解。
价格垄断行为的法律认定程序是如何的
反垄断法规定的价格垄断违法行为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价格垄断违法行为共有15种形式:
- 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
-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价格垄断协议。
- 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的垄断协议。
- 经营者与交易相地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
-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订定的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其他(价格)垄断协议。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底价购买商品。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
-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实行差别待遇。
- 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价格)垄断行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价格垄断行为。
- 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经营者,得用其控制地位或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价格垄断行为。
-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的行为。
- 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价格)垄断行为。
- 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价格)规定。
- 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
价格垄断行为的分类
根据上述15项违法行为,可以将其分为三类:
- 与价格法规定基本相同的违法行为,包括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固定或者变更商品价格的垄断协议、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的垄断协议、经营者与交易相地人达成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的垄断协议、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底价购买商品、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没有正当理由,对条件相同的交易相对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实行差别待遇。
- 与价格法规定有较大区别但内容基本相似的违法行为,即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实行不合理的高价或低价。
- 与价格法规定内容完全不同但没有法律矛盾的违法行为,包括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其他价格垄断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市场竞争产生排除限制影响的价格垄断行为、国有经济占控制地位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行业以及依法实行专营专卖的行业经营者,得用其控制地位或专营专卖地位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价格垄断行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者规定歧视性价格的行为、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强制经营者从事本法规定的(价格)垄断行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价格)规定、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价格垄断协议。
价格垄断行为的执法机构
根据反垄断法的规定,反垄断执法工作由国务院规定的承担反垄断执法职责的机构负责。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根据工作需要,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相应的机构负责有关反垄断执法工作。
目前,国务院尚未规定反垄断执法机构,也未授权省级人民政府的具体机构可以负责反垄断执法。根据现有法律(价格法),国家发改委有权对价格垄断行为进行查处。省级人民政府的价格(发改)部门也有权对价格垄断行为进行查处。省以下价格主管部门有权对价格串通和低价倾销的价格垄断行为进行查处。对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的价格串通和低倾销,由省级人民政府的价格主管部门进行认定。
在国务院没有作出新的规定之前,应按照价格法的规定执行。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主动承担反垄断执法责任,并为反垄断法的实施做好准备。
对于价格垄断行为的认定权虽然不在市县,但市县价格主管部门仍应主动执法,提供相关信息和案件处理工作。市县物价部门在发现、调查和处理价格串通和低价倾销行为方面仍具有权力。
鉴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应积极承担反垄断执法责任,并解决市县价格主管部门认定行政区内价格串通和低价倾销的权力问题。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
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问题,包括在法律中市场份额对经营者市场地位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反垄断法对市场支配地位推定制度的规定。市场份额的推定依据具体情形而定,同时允许经营者通过事实进行反证。如果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能证明自身不具有支配地位,则不应认定
-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
垄断竞争市场的特点,包括厂商数量众多、互不依存、产品存在差异、进出市场容易以及可以形成产品集团。在垄断竞争市场中,厂商和消费者均对市场价格产生影响,但产品差异使得厂商之间存在竞争可能性。同时,行业内的厂商可以形成多个产品集团,这些团体内部产品差异较小
-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
行政垄断行为的界定问题,指出在立法中并没有对“滥用行政权力”进行一般性界定,学者对此存在多种理解。不同的理解会影响对行政垄断行为的认定。文章还指出不当行政是一个复杂和困难的认定问题,适合通过行政复议和其他软监督来实现约束和纠正。真正的民主内部监督机制
-
垄断行为的认定规则及程序
反垄断法中的三个基本规则:本身违法规则、合理规则和除外规则。本身违法规则关注垄断行为的恶意,不考虑实际效果,对于固定价格等典型垄断行为可以直接认定为违法。合理规则则侧重于衡量限制竞争的正负效果,考虑行为是否利大于弊。除外规则包括例外与豁免,适用于特定
-
建立以反垄断法为核心的对限制性商业行为进行规制的法律体系的必要性分析
-
自然垄断经营的定义与特征
-
我国企业合并构成垄断的认定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