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竞争法 > 反垄断法 > 垄断行为 > 反垄断法的垄断行为具体包含有哪些内容

反垄断法的垄断行为具体包含有哪些内容

时间:2023-10-21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0801
对于反垄断法,相信大多数人都略有所闻,然而反垄断法中的一些内容,很多人还是相对陌生的。清楚认识反垄断法有助于保障我们的自身利益。那么,反垄断法的垄断行为具体包含有哪些内容?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大家详细说明,希望会对您有帮助。

反垄断法中的垄断行为

一、垄断协议

垄断协议是指经营者之间达成的协议,具体包括横向垄断协议和纵向垄断协议。

横向垄断协议

横向垄断协议指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达成的以下协议:

  1. 固定或变更商品价格;
  2. 限制商品的生产数量或销售数量;
  3. 分割销售市场或原材料采购市场;
  4. 限制购买新技术、新设备或限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5. 联合抵制交易;
  6. 其他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垄断协议。

纵向垄断协议

纵向垄断协议指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达成的以下协议:

  1. 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
  2. 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
  3. 其他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认定的垄断协议。

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

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该地位,以排除或限制竞争。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包括:

  1. 垄断高价与垄断低价行为;
  2. 掠夺性定价行为;
  3. 拒绝交易行为;
  4. 限定交易行为;
  5. 搭售与附加不合理交易条件;
  6. 差别待遇(价格歧视);
  7. 其他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

三、经营者集中

经营者集中包括经营者合并、通过取得股权或资产的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以及通过合同等方式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或能够对其他经营者施加决定性影响。

如果经营者集中达到国务院规定的申报标准,经营者应事先向国务院反垄断执法机构申报,未申报的集中行为不得实施。

四、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

行政机关和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滥用行政权力,实施以下行为,从而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的自由流通:

  1. 对外地商品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或规定歧视性价格;
  2. 对外地商品规定与本地同类商品不同的技术要求、检验标准,或采取重复检验、重复认证等歧视性技术措施,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3. 采取专门针对外地商品的行政许可,限制外地商品进入本地市场;
  4. 设置关卡或采取其他手段,阻碍外地商品进入或本地商品运出;
  5. 妨碍商品在地区之间自由流通的其他行为。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垄断价格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对于垄断价格的规定。其中指出,经营者不得串通操纵市场价格,否则将面临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没收违法所得以及罚款等处罚措施。罚款金额视违法所得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因此,价格垄断行为是违法的。

  • 反垄断民事诉讼证明标准该如何构建

    反垄断民事诉讼案件的性质决定其适用的基本标准无疑是一般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不能仅因反垄断法所具有的公法性,而将其最低标准拔高至行政诉讼或刑事诉讼中的最低证明标准。但反垄断法的内容及其特征,使其案件成为有别于其他民商事诉讼案件的特殊民事纠纷案件,并在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与反垄断法的不同

    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经济行政法,而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主要是一种知识产权法。反垄断法调整的目的在于禁止限制竞争行为,创造进行合法竞争的良好市场环境,维护合法竞争的自由性,鼓励经营者积极参予市场竞争,保证经营者自愿参预市场竞争的机会

  • 外资并购的反垄断法规制

    如何在外资并购的浪潮中既合理有效的利用外资又维护国内企业以及国家的整体利益,反垄断法做为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在外资并购的规制中有着关键性作用。外资并购的效应分析表明,其最大的负面效应在于它可能导致垄断,从而压制东道国的幼稚工业,控制东道国市场,破坏东道

  • 透视反垄断法宗旨与要点
  • 反垄断法总则是什么
  • 中国反垄断执行机构的设置存在哪些问题
反垄断法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