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技术是指那些对国家安全、国计民生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影响的技术,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核技术、航空航天技术和集成制造技术等。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充满活力的研究工作,对政府具有战略意义。从基础研究到工业应用的周期较长,引进市场的竞争压力较大,需要高风险和巨额投资。在研发领域,国际合作与竞争非常激烈,生产和营销也面临全球范围的挑战。
冷战结束后,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国家致力于实现其全球化战略。他们在推动降低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扩大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时,采取多种策略来加强对本国战略技术的垄断,扩大在国际竞争中的领先优势。
战略性研究通常指被一个国家视为关系到科学基础和经济发展的优先研究领域。战略技术知识是指由战略性研究产生的并对战略技术的形成有决定性影响的知识。
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所有对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革命性变化的战略技术都源于战略性研究活动。战略性研究已经改变了知识的属性。在以知识为基础的时代,科学与技术知识,特别是战略技术知识,既是稀缺的战略性资源,又是不可或缺的资本,同时也是昂贵甚至无价的商品。因此,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对战略技术高端领域的垄断,加强对战略技术知识的控制与独占,不惜投入巨额资金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为了不断获取新的战略技术知识并为未来的战略技术开发做好准备,许多发达国家近年来在战略性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研发经费。当代高技术产业是战略技术密集的产业。例如,1996年美国高技术产业的研发强度为27.9%,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为38.7%,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为43.1%;法国为27.8%,其中航空航天制造业为32.2%,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为32.1%。1997年,英国医药制造业的研发强度高达32.5%。
垄断行为的分类,包括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以及具有或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等。同时介绍了垄断协议的横向和纵向分类,以及我国《反垄断法》对垄断行为的禁止性规定和豁免情形。其中豁免情形需要满足法定正当性要求,并证明不会对市场竞争
非关税壁垒对我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影响。文章介绍了非关税壁垒的定义和作用,并指出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我国水海产品出口面临的主要限制。文章还提到了其他国家采取的不同措施限制我国水海产品的出口,并强调我国需提高产品标准和应对国际贸易规则的能力。
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的背景,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定义、普遍存在的理由以及协议的产生背景。技术性贸易壁垒是指一些国家或地区利用技术和资金优势,制定严格、复杂且多变的技术标准、技术规范和认证制度来阻止外国商品进入并保护本国市场。协议的产生是为了促进国际贸易
垄断采购来源是否违法的问题,指出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垄断行为包括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等。中国因长期受计划经济影响,存在经济垄断和行政垄断,反垄断法需同时规范这两种垄断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