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称“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不正当竞争的各种具体行为。各国法律对不正当竞争的行为一般采取列举式加以规定。
大体上可分为3类:(1)侵犯工业产权类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侵犯他人商标、商号,假冒原产地名称、产地标记,假冒、仿冒服务标志,泄露技术秘密,冒用其它工业标志等行为;
(2)经营类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酬金和回扣,搭卖,营业上的诽谤、出卖商业秘密,有奖出售和折价出售等。
(3)利用广告进行不正当竞争的行为,包括诋毁性广告、带有强迫性的广告、欺诈性的广告或生产商批发商的广告等。
中国还没有颁布反对不正当竞争法,但根据中国具体情况和武汉、上海、江西三省市反不正当竞争的暂行规定来看,中国当前经济生活中主要存在着下列不正当竞争行为:
(1)使用众所周知的他人营业名称、商号、商标、包装、装潢、产地、说明书等,生产或者推销其产品;
(2)冒充他人优质产品或者荣誉称号;
(3)对产品的质量、性能、原料构成、制作方法、用途,或者对劳务和技术服务的质量、规格、技术标准、价格等进行虚假、夸大失真的宣传;
(4)谎称或者隐匿商品产地、来源、生产单位或者对商品产地、来源、生产单位作出足以使人产生误解或者混淆的表示;
(5)以不正当手段取得名优产品、优质服务等荣誉称号,或者以不正当手段使其商品处于有利的竞争地位;
(6)采取贿赂或者变相贿赂等手段购销商品;
(7)使用与商品质量、性能、安全、运输、保管等要求无关的日用商品、装饰品作包装以推销其商品;
(8)抬价竞购;
(9)囤积商品,控制或者截留货源,造成市场供应紧张;
(10)谎称降价处理以推销其商品;
(11)以有奖销售方式推销其商品;
(12)无供货能力,而以预售紧俏商品为名收取货款,或者以紧俏商品强行搭售滞销劣质商品;
(13)直接或间接地诋毁、贬低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或者服务的声誉;
(14)以影响他人的正常生产经营为目的,对他人营业场所、商品、服务项目或交易制造混乱;
(15)采用不正当手段,猎取他人的商业秘密;
(16)引诱他人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其与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生产经营者所订立的合同,或者阻碍他人与同自己有竞争关系的生产经营者建立业务关系;
(17)利用广告和新闻报道等形式作虚假或者失真报告欺骗消费者,引起市场混乱或造成他人经济损失,等等。
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不同法律属性、目的、内容、手段以及国家在调整相关法律关系中的地位和与知识产权的关系。反垄断法属于公法范畴,旨在创造合法竞争的市场环境,主要调整市场构成,防止经济集中和滥用优势。反不正当竞争法属于私法范畴,旨在规范市场秩序和保
不正当低价销售的法律分析,指出这种行为是经营者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以排挤竞争对手、独占市场为目的的行为。文章从主观目的、客观行为、危害后果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不正当低价销售对中小型企业可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灾难。
传销诈骗罪涉及100万的情况,会被罚款的金额没有统一标准,视违法所得和损失大小等因素而定,诈骗数额特别巨大可能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另外,文章还涉及了宅基地证贷款的问题和欠银行贷款拘留的情况。宅基地证贷款有限制,需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欠银
医生商业贿赂的量刑准则。医生若涉及商业贿赂,依据赃款数量和相关案情,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附加经济罚金。量刑还会考虑犯罪情节的严重性、自首与立功表现等因素。另外,贿赂警员和其他人员的量刑根据犯罪情节严重程度而定,若主动交代并配合调查,罪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