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业限制的解释

时间:2020-05-25 浏览:1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1256
竞业限制的实质是防止员工通过掌握的本单位商业秘密进行有关的商业活动,以免侵犯企业相关权利,对企业的商业活动带来不必要的损害。但并不是所有职工离职都需要进行竞业限制,往往只是对于掌握了企业关键性秘密的员工才会进行竞业限制。接下来跟着手心律师网小编看看吧。。

竞业限制又称“竞业避止”,是指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中或在职工离职时与劳动者约定,对掌握本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后的一定期限内,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其他单位任职,或者自己生产、经营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在竞业限制期内,员工不是用人单位的雇员,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合同已经终止或解除。

竞业限制是限制职工无序流动、保护企业商业秘密的有力手段之一,其目的是为了保护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不因劳动者离去而外流,防止劳动者利用其在工作期间掌握的商业秘密从事不正当竞争。

在签订竞业限制条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在签订时,双方必须平等、自愿,否则此条款无效;

二、竞业限制期限最长不应超过三年。在竞业限制期内,员工与用人单位之间已没有劳动关系,可以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取得劳动报酬;

三、竞业限制条款中应约定用人单位因限制劳动者自由择业而需支付给劳动者的补偿费用,以保障劳动者在择业受限期间维持正常的生活;

四、当与竞业限制内容相关的商业秘密已为公众所知悉,或者已不能为本单位带来经济利益或竞争优势,不再具有实用性,或劳动者有证据表明用人单位违反竞业限制条款,不支付或者无正当理由拖欠补偿费的,竞业限制条款应自行终止。

综上所述,竞业限制并不是终生的,而是具有一定的时间期限,并且进行竞业限制本质上损害了职工自主选择工作的权利,需要对这种行为提供一定程度上的经济补偿。如还有其他疑问,欢迎在线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保密及竞业限制协议

    甲乙双方关于乙方在任职期间及离职后关于保密及竞业限制的相关条款。明确了秘密信息的定义,包括甲方未公开的商业秘密、技术信息和财务信息等。乙方需严格保守这些秘密信息,违反则需承担违约责任。保密期限自协议签署之日起至双方劳动关系终止或解除后一定年限内有效。

  • 第一章 总则

    成都市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的反不正当竞争条例。该条例规定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明确了监督检查的职责,并鼓励社会监督。同时,详细列举了包括假冒注册商标、混淆知名商品、误导企业名称或姓名以及虚假表示商品质量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 离职多久中断劳动关系

    离职后劳动关系的中断问题,主要依据劳动合同的解除和劳动关系的终止规定。劳动者单方解除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单方解除也有特定情形。解除后,用人单位需出具证明并办理相关手续,劳动者需遵守竞业限制。

  •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河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旨在促进和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该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经营者,明确了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定义和范围,规定了经营者的权利和义务,并强调政府应加强市场管理、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同时,对假冒注册商标和仿

  • 傍名牌现象对市场竞争秩序的扰乱
  • 湖北省反不正当竞争条例
  • 不正当竞争是否以竞争关系为前提?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