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收集劳动者违反规章制度或劳动纪律的证据?
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因此违规违纪证据各不相同,不可能套用公式。通常以下形式的资料可作为证据:
(1) 违纪员工的“检讨书”、“求情书”、“申辩书”、“违纪情况说明”等。
(2) 有违纪员工本人签字的违纪记录、处罚通知书等。
(3) 其他员工及知情者的证词。
(4) 有关事件涉及的物证(如被损坏的生产设备)。如果物证不方便保留,则拍摄清楚的照片,并在照片上显示时间年月日时。
(5) 有关视听资料(如当事人陈述事件的录音、录像)。
(6) 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意见、处理记录及证明等。
书面证据是最有力的证据,尤其是有违纪员工签字的书面证据,应尽量收集和保留。
2. 收集证据的方法:
(1) 建立日常书面行文制度和档案保管制度。
(2) 对于“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的员工的违纪行为,应注意平时记录在案。每次违纪时,企业都应出具相应的书面处理材料,并要求员工签字。如果员工不愿在处理材料上签字,则可以扣罚工资的处罚方式,在工资单上注明处罚内容,并要求员工在领取工资时一并签字。如果员工对工资数额有异议,应在7日内提出。
(3) 对于有违法行为(如赌博、盗窃、打架、吸毒等)的员工,可以要求政府有关部门处理。政府有关部门的处理结论或记录是有力的证据。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之间的劳动合同纠纷案。李先生在试用期内被机电中心以不符合录用条件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引发争议。法院依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认为机电中心未提供有效证据证明李先生存在所述解除事由,且未履行合法解除程序,因此判定机电中心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同时
关于解除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问题,详细介绍了《劳动法》中关于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包括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在何种情况下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以及需要遵守的程序和通知要求。文章旨在帮助读者了解劳动合同解除的相关法律条款和注意事项。
自动离职工资的计算方法。首先,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员工不辞而别造成损失需承担法律责任,用人单位有权追究并要有损失证据。其次,单位应履行解除劳动关系的程序,避免风险。最后,用人单位应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非法克扣或拖延支付需担责。在员工不辞而别的情况下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劳动争议案件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对于劳动合同履行地的确定,应重视劳动者的劳动履行地,并以劳动者工资的收到地作为劳动合同的履行地,这有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