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他人身份入职工伤如何赔偿
时间:2023-12-16 浏览:3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在现代社会,每一个人的身份信息可以说都代表着这个人方方面面的权益,所以我们经常被告诫,不能将自己的身份信息随意的泄露给陌生人,或者给他人利用的机会,那么借他人身份入职工伤如何赔偿?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借他人身份入职工伤的赔偿方式
1. 停工留薪期待遇、住院伙食补助和解除劳动合同情况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
根据法律和法规,不论是否借他人身份入职,用人单位应该承担停工留薪期待遇、住院伙食补助以及解除劳动合同情况下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医疗补助金的赔偿责任。劳动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一般会判定用人单位承担这部分赔偿责任。
2.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康复器具费、医疗费、有护理依赖的护理费、工伤死亡赔偿金、供养亲属抚恤金
这些项目应由社保部门赔付,但在劳动者使用他人身份证这一问题上,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过错大小将决定赔付责任的分担比例。
3. 未购买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
对于根本未给劳动者购买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无论劳动者是否借用他人身份证,都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赔偿责任。对于使用伪造身份证入职的情况,也可以参照借用身份证的情况进行处理。
借用他人身份证入职的法律责任
1. 劳动合同签订时的信息披露
在劳动合同签订时,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的基本身份信息、劳动技能等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相关信息。
2. 职工工伤待遇的分担
根据国家规定,职工工伤待遇通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方式,由保险机构与用人单位共同分担。依法缴纳工伤费用的用人单位不再承担由社保基金支付的部分工伤保险待遇。
3. 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重要性
在找工作时,应通过合同和合规途径找到工作,并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身份信息。诚实信用原则应当牢记,以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入职时的法律问题:需要注意什么?
入职时的法律问题,包括劳动者需要注意的社会保险约定、避免签署空白合同、识别并拒绝不合法内容的合同、妥善保管劳动合同等。同时,通过案例分析指导劳动者如何应对公司不签订劳动合同和劳动合同中的不合法条款,提醒劳动者了解自己的基本权益并积极融入团队。
-
入职人员年休假的规定
入职人员的年休假规定。规定指出,连续工作满一定时间的职工可享受带薪年休假,年休假的天数根据职工累计工作年限而异。国家法定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不享受当年年休假的情况包括请事假、病假超过一定时间和依法享受寒暑假等。单位应根据情况统筹安排年休假,如
-
子公司被解除合同如何赔偿
子公司被解除合同如何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被辞退时,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当劳动合同因客观情况变化无法履行而解除时,也需支付经济补偿。对于餐饮公司经理不同意退档口的情况,需依据具体合同约定执行。同时,被误认为性骚扰在公司中不一定违法,但公司应建立完善
-
送外卖途中自己摔伤怎么赔
送外卖途中自己摔伤如何赔偿的问题。如果外卖配送员与平台有劳动关系,可以认定为工伤,申请工伤鉴定并依据相关法规向用人单位主张赔偿权益。若仅为承揽关系,可依据相关法规向平台提出赔偿请求。配送员若已购买保险,也可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此外,文章还涉及工友误伤
-
工厂搬迁20公里以外如何赔偿
-
租车发生事故后如何赔偿租车公司
-
民事侵权如何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