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如果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单位应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这一规定强制性地规定了单位在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最晚应在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时间要求。因此,如果在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了书面劳动合同,单位的行为即不违法。
然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则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劳动合同法》第82条)。这是对用人单位在自用工之日一个月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处罚措施。
根据规定,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并在签订合同时约定试用期。如果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
在签订合同时,劳动者应首先弄清单位的基本情况,包括单位是否合法、法人代表的姓名、单位地址和电话等。这些信息可以通过上网查询工商登记信息获取,并要求将这些内容明确写在合同中。
劳动者应清楚自己的具体工作,并在合同中表明工作的内容和具体地点。
劳动报酬应被明确确定,避免口头约定。
法律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仅约定试用期的合同是无效的。在试用期结束后,用人单位不能无理由解除劳动关系,除非劳动者不符合招聘条件。
劳动报酬的支付方式和时间应明确,包括现金支付还是通过银行支付到账户中。用人单位采取扣发员工一个月工资的方式拴住劳动者是没有法定效力的。如果劳动合同终止后,用人单位拒绝提供被扣发的劳动报酬,劳动者可以通过劳动仲裁解决问题。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文中详细介绍了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如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合同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需遵循试用期相关的
未签订劳动合同后辞职是否可以申请补偿金的问题。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辞职时可以申请经济补偿金,用人单位需支付二倍工资。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如何签订劳动合同,包括检查企业是否合法注册、确保劳动者与企业地位平等、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如果公司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后仍未与其签订劳动合同,公司应向员工支付双倍工资作为赔偿。同时,如果公司在员工入职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员工终止劳动关系且未支付经济补偿,但仍需支付员工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这意味着即使没有签订
员工没签劳动合同可以享受婚假,签不签合同不影响劳动关系的建立,你仍然可以按照法律及公司规定享受婚假。劳动关系自第一天工作时就已经建立,与签不签劳动合同无任何关系,相反,单位没有在你入职后的一个月内与你签订劳动合同,单位还应当支付因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