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续签签订两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没有《劳动合同法》39条、40条第一、二项情形的,可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四条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十年的;
(三)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且劳动者没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续订劳动合同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满一年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事实上,正规的公司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正规办公场所;
2、正式从业人员;
3、合法手续,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等;
4、正常运营的业务。
因此,如果公司不具备或是不完全具备以上条件,那么即属于不正规的公司,并且,如果未依照合法手续办理,公司又以欺诈等手段跟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那么这份劳动合同即会被认定为无效。
不过,即使公司不正规,签订的劳动合同也被认定为无效,但是员工可以请求以下费用:
1、劳动报酬。根据员工付出的劳动,给予相应的报酬。
2、经济补偿金。按规定,根据以下的标准支付经济补偿金:
(1)工作每满一年的,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2)工作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向员工支付一个月工资;
(3)工作不满六个月的,向员工支付半个月工资。
(4)员工月工资高于公司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3、赔偿金。
普通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法律注意事项。包括合同签订时间、合同期限以及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规定。用人单位应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月内签订书面合同,合同期限分为有固定期、无固定期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三种。非全日制用工需遵守每日不超过4小时、每周不超过24小时的工
劳动合同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文中详细介绍了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的流程和需要注意的风险点,如未按规定签订劳动合同将会面临的法律后果。合同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等。合同期限包括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需遵循试用期相关的
党员干部的旷工行为及其处分规定。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旷工行为若情节较重将给予党纪处分。同时,党员干部作为劳动者,严重旷工行为可能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公司不签合同的各种风险及赔偿责任。包括用人单位未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的工资赔偿和经济补偿;员工不签合同导致劳动关系解除的风险;不签合同带来的商业秘密保护问题;以及超过一年未签书面劳动合同被视为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风险。因此,公司需重视合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