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的解除和终止可以在以下情形之一下进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在以下情形之一下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选择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解除劳动合同,那么额外支付的工资应当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终止。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任务完成而终止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如果用人单位依法终止工伤职工的劳动合同,除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支付经济补偿外,还应当依照国家有关工伤保险的规定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用人单位出具的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应当写明劳动合同期限、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日期、工作岗位、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
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并且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的规定支付了赔偿金,那么不再支付经济补偿。赔偿金的计算年限从用工之日起计算。
如果劳动合同约定了服务期,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并且不属于违反服务期的约定,用人单位不得要求劳动者支付违约金。
然而,如果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或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的月工资按照劳动者应得工资计算,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如果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12个月的平均工资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那么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如果劳动者工作不满12个月,那么按照实际工作的月数计算平均工资。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的情况下是否视为续签的问题。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应视为续签。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劳动合同续订、终止以及不续签时的经济补偿问题,详细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双方同意于指定日期解除劳动合同,乙方需办理交接手续并保证离职后遵守保密约定。甲方将支付补偿金,乙方需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义务。违反协议约定将支付违约金。本协议于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工程劳务合同终止时签署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有效性问题。同时介绍了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规定,包括补偿金的支付年限和月工资的定义等。
经济补偿金与赔偿金的适用情形。用人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违法解除则须支付赔偿金。同时,存在特定情形下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的并用。赔偿金的计算严格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是经济补偿金的两倍,且不需按分段计算方式计算。对于能否同时适用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