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期限是指劳动合同的有效期限,即劳动者为单位工作的期限。而服务期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约定,在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情况下,劳动者必须为用人单位提供服务的期限。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王某与该民营公司签订了为期3年的劳动合同,并在2005年9月签订了培训协议。根据培训协议的约定,王某接受培训后必须再为公司工作5年,如果要离开公司,需要赔偿公司培训费用3万元。
2007年9月,王某与公司的劳动合同到期,王某提出终止劳动合同,而公司认为王某的服务期还未满,要求王某继续工作,否则需要赔偿4万元的培训费用。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王某与民营公司签订的培训协议是合法有效的。因此,王某在劳动合同期满而服务期未满时要求终止劳动合同,属于违反培训协议的行为,应承担违约责任,向公司支付违约金。
根据王某已经为公司工作了三年,剩余二年的情况,具体的违约金金额应按照剩余年限的比例来计算,即3×2/5=1.2万元。当然,支付金额也可以少于这个数额。
因此,根据法律规定,王某应依据培训协议承担赔偿责任,并支付1.2万元的违约金。
劳动合同到期后未续签的情况下是否视为续签的问题。根据劳动部的相关规定,因用人单位原因未办理终止或续订手续而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应视为续签。同时,文章还涉及了劳动合同续订、终止以及不续签时的经济补偿问题,详细说明了不同情况下的补偿标准和计算方法。
甲方与乙方之间的劳动合同解除协议。双方同意于指定日期解除劳动合同,乙方需办理交接手续并保证离职后遵守保密约定。甲方将支付补偿金,乙方需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义务。违反协议约定将支付违约金。本协议于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工程劳务合同终止时签署终止劳动合同协议书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情况下的有效性问题。同时介绍了终止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金的具体计算方法和规定,包括补偿金的支付年限和月工资的定义等。
劳动合同的逾期终止及相关经济补偿问题。当劳动合同期满后,如出现某些特定情形,劳动合同应延长终止,对于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其劳动合同终止应按照工伤保险规定执行。同时,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包括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