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解除劳动合同 > 用人单位要职工解除合同怎么办

用人单位要职工解除合同怎么办

时间:2024-09-05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2654
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可以说是弱势群体,特别是在与用人单位产生纠纷时,维权艰难。因此,法律上对于劳动者的保护力度更大。那么,用人单位要职工解除合同怎么办,法律是怎么规定的?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能为您答疑解惑。

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然而,在员工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并且企业也不具备法律规定的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时,企业只能通过与员工协商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企业强行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将构成违法行为。

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形分为三类,即即时性解除劳动合同(解除有过错的员工)、特定情况下提前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以及经济性裁员。然而,在后两种情况下,企业也无权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对于一些特定情形下的员工。

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四十一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具体情形包括:

  1.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2. 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3. 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4. 劳动者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5.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6. 劳动者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用人单位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7. 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8. 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
  9.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
  10.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11. 用人单位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重整的;
  12. 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
  13. 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
  14. 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法律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有权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予以履行。如果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劳动合同已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法律规定支付赔偿金。根据第八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根据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为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不满一年但超过六个月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 试用期怀孕公司可以辞退员工吗

    试用期内怀孕的公司员工是否可以解雇的问题。我国法律规定,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期间,用人单位不得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和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国家对孕期女职工给予法律保护,禁止用人单位在职工怀孕期间解除劳动关系,非法解雇将面临赔

  • 工地偷卖铜线的法律处理

    工地偷卖铜线行为的法律处理。根据我国法律,这种行为属于违法犯罪,用人单位可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可能采取行政处分如开除等。处理员工违纪问题时,公司需遵守法律规定,事先公示处罚方式,不能随意开除员工。员工因工作失误造成损失,只有在重大过失或故意情况下才需赔

  •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 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 股权转让员工如何赔偿?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