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未提前通知劳动仲裁无需付经济补偿吗
时间:2024-12-10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现今就业人员的选择性越来越多,人员的流动性也就越来越大,有的人甚至一年会换几家单位。那么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未提前通知劳动者无需付经济补偿吗?在法律上有没有相关规定?现在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是否需要提前通知和支付经济补偿
一、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的情况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可以提前通知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1. 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2. 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工作;3.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以劳动者不胜任、医疗期满以及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为由解除劳动合同时,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或额外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如果用人单位未履行该通知义务,则需要支付劳动者一个月工资。在一些地方性法规中,对于劳动合同期满终止,用人单位不续签的情况,也有提前通知的义务。
二、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的情况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赋予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且无需提供理由,但需履行提前通知的义务。对于试用期内的劳动者提出解除,只需提前三天通知;对于试用期满的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法律规定了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通知的义务,但没有规定劳动者不履行该义务时的后果。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或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的规定要求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如果劳动者的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
三、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两种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根据提出解除的主体不同,可以将协商解除分为两种情况:1. 由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2. 由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这两种情况下的协商解除不同之处在于,前者需要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后者则不需要。无论是哪种情况的协商解除,法律均没有规定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一方需要提前通知对方。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及相关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能否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虽然法律上允许双方协商,但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可能无效。员工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
-
公司辞退的原因及相应补偿
公司辞退员工的不同原因及相应补偿。根据不同情形,公司无需补偿或需支付不同标准的补偿金额。如因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等,公司无需补偿;若提前解除劳动合同,需支付n+1个月工资补偿;协商解除则按一年一个月工资标准补偿;违法解除则按一年两个月工
-
公司解散员工的经济补偿规定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公司解散员工的经济补偿规定。包括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双方协商解除劳动合同、雇主解除劳动合同等情况下雇主需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同时,还规定了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终止和其他情形下雇主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经济补偿标准按劳动
-
劳动合同解除协议
甲方与乙方因各种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了双方同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甲方需支付乙方工资、社保、公积金及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协议还规定了乙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以及乙方放弃其他诉求的声明。最后,协议生效时间及相关法律效应也做
-
试用期被解除合同是否应补偿两个月工资?
-
劳动合同解除的规定
-
签订三年合同被公司裁员后的赔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