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劳动合同的效力
时间:2023-11-16 浏览:7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与民事合同不一样,劳动合同是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关于劳动权利义务的合同,双方当事人是需要按照合同约定的内容,来履行各自的权利义务的。那么,应当如何认定劳动合同的效力呢?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如何认定劳动合同的效力
合同法规定
根据《合同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如果需要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应按照规定办理。
劳动合同法规定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以下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一) 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迫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变更劳动合同;(二) 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 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于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有争议的情况,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确认其效力。
劳动合同的签订要求
根据《劳动法》第七条规定,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根据此规定,劳动合同的签订应遵循以下原则:1. 平等自愿、协商一致原则: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不存在主从关系或依附关系;订立劳动合同完全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在订立劳动合同时,合同内容应经双方协商一致,不允许一方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另一方,双方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并通过协商达成一致。2. 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原则:劳动合同的订立必须符合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主体合法: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用人单位一方应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或能够独立承担劳动法律责任的经济组织。劳动者一方必须是具有劳动行为能力、达到法定劳动年龄(年满十六周岁)的公民。- 内容合法:劳动合同的规定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终止条件、建约责任等,不得违反国家制定的强制性劳动标准,如最高工时限制标准、最低工资标准、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等。- 形式合法:根据劳动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应以书面形式订立。因此,有效的劳动合同应是书面形式的。劳动合同作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必须符合以上原则才具有法律效力。不符合上述原则而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被视为无效劳动合同。根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于问题的意见》第二十七条规定,无效劳动合同是指订立的劳动合同不符合法定条件,不能产生当事人预期的法律后果的劳动合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关系认定的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对于劳动关系认定的规定。劳动关系的建立需通过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在用工一个月内订立。同时,根据《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即使没有书面合同,满足一定条件如主体资格、劳动规章制度适用等,劳动关系仍然成立。
-
缴纳社保是否能证明劳动关系
缴纳社保是否能证明劳动关系的问题。在我国,社保缴费证明是证明劳动关系的重要依据。未签订劳动合同时,可通过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招用记录等凭证来认定劳动关系。个人缴费年限累计满是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前提,但职工仍需继续缴纳养老保险费。
-
临时工遭受事故伤害可申请工伤认定
临时工遭受事故伤害时的工伤认定问题。临时工与正式工都是劳动合同制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时应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应及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同时介绍了《工伤意外保险条例》的目的和申请工伤认定所需的材料。此外,文章还简要介绍了法律体系和法系的概念。
-
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的情况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且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依法终止。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
-
临时工工伤鉴定标准的法律解读
-
一、一般员工签订竞业限制的有效性
-
工地受伤没签劳动合同怎么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