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随着用工制度的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权逐渐增加。然而,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应以尊重和遵守劳动合同为前提。
根据《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赔偿用人单位以下损失:
(1) 用人单位支付的招聘费用。
(2)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如果双方有其他约定,按约定办理。
(3) 直接经济损失,即用人单位受到的生产、经营和工作方面的损失。
(4)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招聘了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了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外,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的70%。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中的劳动合同解除规定。劳动者可在提前30天通知用人单位后解除劳动合同,或在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时立即解除。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也可协商一致解除。对于非过错解雇和经济性裁员,用人单位需提前通知并支付补偿。涉及违法行为的解雇,用人
甲方与乙方因各种原因提前解除劳动合同的协议内容。协议中明确了双方同意自某年某月某日起解除劳动关系,甲方需支付乙方工资、社保、公积金及经济补偿金等责任。协议还规定了乙方办理离职手续的时间,以及乙方放弃其他诉求的声明。最后,协议生效时间及相关法律效应也做
劳动合同期间辞职的违约责任。劳动者在合同期间内辞职需遵循法律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并可能承担违约金。违约金适用于两种情况: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并约定服务期,以及违反竞业限制约定。普通劳动者辞职无需支付违约金,只需提前通知用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