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随着用工制度的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权逐渐增加。然而,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应以尊重和遵守劳动合同为前提。
根据《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赔偿用人单位以下损失:
(1) 用人单位支付的招聘费用。
(2)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如果双方有其他约定,按约定办理。
(3) 直接经济损失,即用人单位受到的生产、经营和工作方面的损失。
(4)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招聘了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了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外,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的70%。
合同试用期规定的内容。试用期约定需遵循六点规定,包括协商约定、期限限制、计算方式等。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
小孙与某公司因劳动合同到期未续签引发的争议。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到期终止时,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情形主要是未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况。小孙在合同到期后面临公司未及时回复续签问题导致劳动关系终止的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劳动合同解除的条件。用人单位有权解除的情况包括试用期不符合录用条件、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且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被追究刑事责任等。对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也可以依法终止。在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需向劳动者
关于拖欠工资的相关法律规定和条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日期支付工资,如遇节假日或休息日需提前支付。辞职后的员工若被拖欠工资,可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并提供存在劳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