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随着用工制度的完善,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选择权逐渐增加。然而,劳动者的择业自由应以尊重和遵守劳动合同为前提。
根据《劳动法》第102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法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的条件解除合同或违反保密事项,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劳动部1995年发布的《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4条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赔偿用人单位以下损失:
(1) 用人单位支付的招聘费用。
(2) 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支付的培训费用,如果双方有其他约定,按约定办理。
(3) 直接经济损失,即用人单位受到的生产、经营和工作方面的损失。
(4) 劳动合同约定的其他赔偿费用。
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如果用人单位招聘了尚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除了该劳动者承担赔偿责任外,用人单位还应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连带赔偿的份额应不低于对原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总额的70%。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劳动保障公益岗位合同解除的法律依据,包括劳动合同期满或出现劳动合同法第39条规定的情形、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二条规定的公益性岗位、以及劳动合同终止的其他情形等。在公益岗位上,劳动合同不适用关于无固定期限和经济补偿的规定。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