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务合同 > 涉外劳务与境内劳动派遣的区别

涉外劳务与境内劳动派遣的区别

时间:2024-03-14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3423

涉外劳务与境内劳动派遣的法律区别

1. 法律性质

涉外劳务是一种外贸中介,经营公司和劳务人员之间并不直接形成劳动关系;而境内劳动派遣中,派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2. 法律适用

涉外劳务适用外贸法、合同法、双边条约等法律法规,还涉及到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以及国际法的适用;而境内劳动派遣只适用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

3. 主体资格要求

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经营公司)应当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要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境外雇主必须是外籍,也就是一方主体必须涉外。而境内劳动派遣企业只需注册资金达到50万,并且规定企业为境内企业。

4. 合同内容

涉外劳务合同受到国外法律制度的影响,因此合同内容不尽相同;而境内劳动派遣,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对必备条款有明确的规定。

5. 收取费用

涉外劳务规定派出单位可以按外派人员合同工资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而境内劳动派遣是免费的。

6. 责任承担

涉外劳务中,经营公司处于服务和管理的地位,其性质属于中介,法律规定只是协助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而境内劳动派遣,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7. 诉讼地位

涉外劳务纠纷中,经营公司可以列为第三人;而境内劳动派遣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都可以列为被告。

8. 诉讼程序

涉外劳务纠纷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而境内劳动派遣劳动纠纷必须经过劳动仲裁。

综上所述,涉外劳务合作的法律性质是国际服务贸易,其有完整的立法体系,即从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到行政法规以及商务部的部门规章和通知都有规定。对外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和外派公司之间形成的是外派劳务法律关系,与国外用工单位之间形成的是雇佣法律关系。因此,在此类案件中,劳务人员与外派公司之间的纠纷适用《外贸法》、《合同法》、《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国际间的双边条约等法律法规,而不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来调整。劳务人员与国外用工单位之间的纠纷适用于行为履行地法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务协议

    劳务协议的签订及相关风险。协议中,甲方(雇主)与乙方(雇员)就软件开发劳务工作达成一致。协议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劳务内容、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和加班等。双方在签订合同时,明确约定了工作岗位、工作时间和劳务报酬等问题,以避免纠纷。雇员需

  • 劳务分包合同

    劳务分包合同的详细内容。包括工程概况、施工图纸、施工前期工作、甲方驻工地代表、乙方驻工地代表以及甲方的责任等方面。合同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规范了施工过程中的各种行为和决策,确保了工程的顺利进行。

  • 劳务合同

    劳务合同的主要内容,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地点和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务报酬、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以及劳务保护和劳务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等方面。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一致,自愿签订本劳务合同,共同遵守所列条款。

  • 应聘合同与劳务合同有什么区别

    聘用合同是劳动合同的一种,是确立聘用单位与应聘的劳动者之间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这种协议,是指以招聘或聘请在职和非在职劳动者中有特定技术业务专长者为专职或兼职的技术专业人员或管理人员为目的的一种合同。在应聘合同中,用人单位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及国家的有

  • 劳动法律关于劳动力外包是怎样规定的,与派谴的区别
  • 劳动合同和劳务合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区别是什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