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法是计算工业增加值的常用方法,根据以下公式进行计算:工业增加值 = 现价工业总产值 - 工业中间投入 + 本期应交增值税。
(1) 现价工业总产值是指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 计算现价工业总产值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 工业生产的原则: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计入现价工业总产值中。
- 最终产品的原则:计入现价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半成品),也应视为最终产品。
- 工厂法原则:工业总产值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单位,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3) 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和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1) 工业中间投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 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需要遵循以下三个原则:
- 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 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 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工业总产值中。
(3) 具体计算方法:工业中间投入包括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项。具体计算过程可根据财务报表中的明细表进行计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为:本期应交增值税 = 销项税额 + 出口退税 + 进项税额转出数 - 进项税额。
分配法是另一种计算工业增加值的方法,涉及到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及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和营业盈余七个要素。具体计算方法为将这七个要素相加。
根据具体情况,也可以将分配法归结为四个要素,即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以上是关于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的详细说明。两种方法计算的结果可能会有一定差异。
雇佣合同解除时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当用人单位与已享受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员工解除雇佣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而对于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如果用人单位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并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
根据提供的信息,作者在厦门民兴工业有限公司工作期间遇到了一些问题。作者的工资是按小时计算的,而加班费却没有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支付。此外,每逢节假日放假时,作者也没有得到底薪。作者想知道加班费是以劳动合同的底薪还是实际工资为计算标准,并且是否可以通过劳
关于土地使用权几年的规定是:住宅为70年;工业用地、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公益事业性土地使用年限为50年;商业、旅游、娱乐用地40年;综合或者其他用地50年。土地使用年限是指对合法取得的土地所享有的使用年限,年限的具体计算方式是自取得该地的土地使用权之时算起
多一年工龄一个月多多少应当是根据劳动者本人的工资来进行计算。如井下矿工或固定在华氏32度以下的低温工作场所或在华氏100度以上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计算其连续工龄时,每在此种场所工作一年,可作一年零三个月计算。在提炼或制造铅、汞、砒、磷、酸的工业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