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输出与外包不同,劳务派遣、劳务分包、劳务输出、劳务外包是四个常见且容易混淆的术语。
劳务输出并非一个明确定义的词语,而是社会经济中形成的约定俗称的词语,其含义在不同情况下有所不同。因此,企业在经营范围表述中不宜使用劳务输出,而应根据具体经营事项申请明确的经营范围。
我国劳务输出主要有以下五种方式:
各种形式的承包工程需要承包公司派遣相关的项目管理、设计、施工、安装调试和技术培训人员为工程项目提供劳务。
境内企业法人与国外雇主签订劳务合同,派遣劳务人员到国外工作。
在境外投资、兴办企业时,派遣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培训人员到境外工作。
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需要本国劳务人员进行安装调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从而产生劳务输出。
劳动者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自行联系出国工作。
劳务外包和劳务派遣在法律适用、管理权限、风险承担、资质要求和财务处理等方面存在差异。
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注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法律规定没有禁止的即为自由;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属于社会法范畴,具有一定的公法性质。
劳务外包中,从事外包劳务的劳动者由承包人直接管理,发包人无权直接对其进行管理;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主要由用工单位直接管理,用工单位的各种规章制度适用于被派遣劳动者。
劳务外包中,承包人招用劳动者的用工风险与发包人无关;劳务派遣单位对被派遣劳动者的工作结果不负责任,成败的风险由用工单位承担。
劳务外包中的承包人一般没有特别的经营资质要求;劳务派遣单位必须是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设立并获得劳务派遣行政许可的法人实体。
劳务外包中,承包人从发包人支付的外包费用中向从事劳务外包工作的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中,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总额计入用工单位的工资总额统计范围。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关于主体工程劳务分包的规定。总承包单位可将部分工程发包给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分包单位,但主体工程除外。总承包单位负责主体结构的施工,劳务分包无需经过发包人同意,但需要分包单位对总承包单位负责,且总承包单位需承担连带责任。同时强
实习期的性质以及是否属于劳务合同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实习期的大学生不被视为劳动者,因此不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需要签订劳动合同。相关法律规定主要围绕劳动合同的签订和劳动关系建立展开。
劳动合同的相关内容。合同包括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劳动条件及劳动保护和劳动报酬等方面。合同期限包括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试用期长短根据合同期限而定。工作内容部分包括岗位工作、工作数量和质量标准等。工作时间及休息休假部分包括
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完成工作。劳务派遣和劳务外包的共同之处是,用工单位或发包单位都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它们的区别在于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劳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