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期内被辞退赔偿工资标准
时间:2023-10-0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一、合同期内辞退的法律处理
1. 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
根据劳动法规定,如果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解除,双方可以经协商一致后解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具体而言,每满一年工作应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如果工作时间不满一年,按一年的标准发放补偿金。
2. 劳动争议的举证责任
如果劳动争议是由用人单位作出除名、开除、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减少劳动报酬、计算劳动者工作年限等决定引起的,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因此,即使劳动合同由企业人事保管,劳动者也不必过于担心。
3. 失业保险金的领取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的失业人员可以领取失业保险金:- 按规定参加失业保险,并且所在单位和本人已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满1年;- 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 已办理失业登记,并有求职要求。
二、被辞退的经济补偿金计算
1. 经济补偿金的计算
当员工被公司辞退时,根据劳动法,这属于单位解除双方劳动合同的情况。即使是合同期满未续签合同的情况,解除劳动关系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部的规定,如果经劳动合同当事人协商一致,由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最多不超过十二个月。
2. 工资的计算
根据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的规定,辞退时的经济补偿金中的工资收入应按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前的十二个月平均工资收入计算。如果劳动者的月平均工资收入低于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那么按照本市职工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计算。如果员工在本单位工作年限不满十二个月,只需计算所有工作月份的平均工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发放工资记录确认劳动关系
发放工资记录在确认劳动关系中的作用。通过介绍劳动关系确认的条件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说明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如何成立,以及工资记录的重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不同依据、适用法律、主体资格、关系性质以及工作实施和责任承
-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劳动者被解雇后,有权获得基于离职前平均工资和工作时间长短的经济补偿金。若劳动者的工资高于当地职工月平均工资的三倍,则支付标准受限。同时,双倍工资与补偿金为不同概念,公司需依法支付两者费用。具体支付标准和情境有所区别,用
-
人事人员应注意的职工入离职手续事项
人事人员处理职工入离职手续应注意的事项。包括合同解除通知期限、违反法律法规的后果、离职工作交接、相关费用结算、终止劳动合同证明以及社保和公积金减员手续等内容。另外,还讨论了员工离职的两种情况,即员工主动离职和企业因员工不符合要求等提出终止劳动关系的情
-
私人家教的劳动关系问题
私人家教中的劳动关系问题。文章介绍了劳动关系的成立条件和相关主体,包括员工、工会、雇主和政府。同时,阐述了工会的职能和行动方式以及政府在劳动关系中的角色。最终得出结论,私人家教不属于劳动关系,而是一种雇佣关系。
-
辞退后的工资支付问题
-
伤残补偿金是否属于遗产继承范围
-
合同期内被辞退赔偿工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