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试用期 > 试用期如何计算工资

试用期如何计算工资

时间:2024-07-03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5043

试用期

问题背景

吴某在酒店工作了三个多月,但老板一直没有与她签订劳动合同。劳动部门进行执法检查时发现了这个问题,并要求酒店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向吴某补发双倍工资。然而,老板在检查人员离开后不认账,并声称试用期可以不执行双倍工资的规定。

法律解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9条的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在三个月以上但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一年以上但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而对于固定期限超过三年或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应当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如果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而未明确规定劳动合同期限,则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即为劳动合同期限。因此,在试用期内也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同时,如果试用期超过一个月的宽限期,就需要支付双倍工资,与是否在试用期间无关。

筹建用工期

问题背景

张某购买了一家化肥厂,并雇佣了农民老王和老李来帮他看管厂区,准备利用废旧的厂房和设备建立一个味精厂。老王和老李每天进行两班倒工作,每人每天工资为50元。然而,由于办厂手续尚未办理完毕,老王和老李一直工作了半年多。等到经营执照下来后,厂子开始正常运转。然而,厂子正常运转后,张某却将老王和老李解雇了。尽管厂子离老王和老李的家不远,他们希望能够留下来继续工作,但在请求无果后,他们要求获得经济补偿和双倍工资,但被老板张某拒绝,申请仲裁也没有得到支持。

法律解释

在这个案件中,老王和老李在张某的工厂工作了半年多,但张某没有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并最终解雇了他们。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情况下,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达成一致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在本案中,老王和老李为什么在仲裁中没有得到支持呢?问题在于他们在工厂工作期间,该厂尚未取得法人资格,因此还没有具备用人单位的资格,也无法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因此,他们与老板张某的关系并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一种劳务关系。在劳务关系中,没有辞退补偿和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需要支付双倍工资的规定。

工伤期

问题背景

张某过去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由于没有文化和专业技能,工作不稳定,从未享受过“合同待遇”。去年4月,他在一家建筑工地上当力工,然而在8月份,他在吊运盖楼的水泥预制板时不幸被砸受伤,住院治疗了三个月,医疗已经结束。当工程基本结束时,老板将他解雇了。在有关部门的督促下,老板支付了他的医疗费用。然而,在结算工资时,老板只同意按照《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支付张某在住院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四个月的双倍工资。而对于他住院后的三个月,老板以他没有参加劳动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法律解释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33条的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里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指的是按照出勤情况发放的全部工资和福利待遇。工资待遇应当包括《劳动合同法》第82条规定的,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双倍工资待遇”。因此,张某住院期间的工资应当按双倍支付。

待岗期

问题背景

年初,何某来到某制衣公司工作。不久之后,由于服装销路受阻,产品积压,公司停产,大量工人被裁员。鉴于何某在老家开过成衣铺,对一线工作比较熟悉,为了保留公司的骨干员工以便公司恢复生产,何某被告知暂时待岗,工资按照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然而,经过六个月的持续等待,生产仍无法恢复,公司宣布与何某解除劳动合同。但由于公司财务状况紧张,公司一直未支付何某在待岗期间约定的工资,并且也没有与何某签订劳动合同。那么,在待岗期间,何某是否可以要求支付双倍工资?

法律解释

待岗是指在岗位下等待的状态,相对于在岗而言。待岗与下岗不同,劳动关系并未解除或终止。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12条的规定,如果非因劳动者原因导致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如果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如果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因此,在待岗期间,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尽管在此期间未签订劳动合同,根据《劳动合同法》第82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

倒签合同期

问题背景

邹某等几名大学生毕业后应聘到某企业担任技术员,入职后企业一直未与他们签订劳动合同,声称先干一段时间再看。这段时间延续了一年多,然后才补签了劳动合同,起始日期为一年前入职的那天。最近有人提出了倒签劳动合同期间的双倍工资问题,企业以合同效力已追溯到入职时予以拒绝。倒签或补签劳动合同是否能免除用人单位支付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

法律解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和第82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时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经建立了劳动关系,但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签订劳动合同的时间是法定的,不能通过倒签或补签来规避。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双倍工资,这是强制性的规定。无论后来补签或倒签的合同是否追溯到劳动者入职时期,用人单位都无法逃脱支付双倍工资的责任。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且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以小赵为例,如试用期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用人单位需补足差额。劳动者应与用人单位协商,如协商不成可申请

  • 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

    我国劳动法中关于试用期的概念和规定。试用期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后的考察期,不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合同应与劳动合同一起签订,用人单位不得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在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劳动者的解除权。试用期

  • 怀孕女职工的裁员补偿标准

    怀孕女职工遭遇裁员时的补偿标准。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期间不得裁员,如违反规定,需支付双倍经济补偿。补偿标准根据女职工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计算,最高不超过十二年。用人单位如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应支付赔偿金。

  • 入职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

    入职时只签试用期合同的行为效力问题。明确提到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时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试用期合同是劳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在试用期内应遵守相关规定和制度,保护双方的权益。单独签订试用期合同

  • 甲方与乙方的成人教育脱产学习协议
  • 经济补偿金计算是否应包括加班工资?
  • 赔偿金、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的区别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