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已经建立劳动关系但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在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在用工前就与劳动者订立了劳动合同,劳动关系则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1. 基本信息:实习协议应包括协议双方的基本信息,如实习生姓名、证件号码和单位名称。为了避免争议时无法联系到当事人,实习协议上最好还应包含实习生的联系地址以及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和联系地址。同时,实习生应注意确认与其签署实习协议的单位是否合法设立的。
2. 报酬:实习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实习是否有报酬。有些实习是没有报酬的,单位仅提供实习机会。如果提供报酬,实习协议必须明确约定报酬的标准和支付方式,如按天计算或按月结算。此外,报酬支付的时间和方式也应在协议中明确表述。
3. 工作内容:实习协议中应约定实习生的工作内容。由于实习生缺乏经验,往往难以承担技术含量高的工作,因此雇佣单位可能将一些琐碎的工作交给实习生完成。事先明确约定工作内容,可以让实习生有所准备。如果实习生不愿意承担这些工作,可以选择不参加实习;如果接受了工作,就应该尽力完成。
4. 意外风险:实习协议中最重要的部分是约定风险责任的承担。例如,如果实习生在工作期间损坏了贵重物品,协议应明确如何处理;如果因为实习生的过错导致重要业务收入损失,协议也应规定相应的处理方式。虽然通常情况下,实习生不会参与重要工作导致此类损失,但一旦发生,有明确约定有助于解决问题。此外,最大的风险是实习生自身的伤害。如果实习生在雇佣活动中发生人身伤害,特别是造成严重后果的伤害,协议应明确由哪方承担责任。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雇佣单位通常要承担法律责任。
实习合同的解除权利与责任。单位解除实习合同需满足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劳动纪律、失职营私舞弊等条件,并需提前通知劳动者。劳动者解除实习合同需提前通知单位,但在特定情况下如试用期内、单位违法等,可随时通知解除。单位在特定情况下可通过裁员解除实习合同
实习期员工被辞退是否合法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在实习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否则违法。文章列举了合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多种情形,如员工不符合录用条件、违反规章制度、重大失职等。除此之外,用人单位不得随意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员工在试
实习期和试用期在劳动合同中的不同规定。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助学不被视为就业,因此实习期没有确定的限制时长。而试用期必须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来确定试用期的长短,且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实习期是指在校学
一位实习生在试用期内因为觉得工作没有成就感而提出辞职的情况。作者表达了在这段实习期间的一些感受和经历,包括学到的东西、与同事的相处以及思考后的决定。同时,文章还引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关于试用期的一些规定,说明了试用期双方双向选择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