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实习期 > 实习协议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质

实习协议在法律上是什么性质

时间:2024-04-20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5112
在现实生活中学校一般会在大学生毕业前,安排学生到用人单位进行实习,目的是积累工作经验,而大学生实习是需要签订实习协议的,那么实习协议在法律上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实习协议的法律性质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大学生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是民事法律关系,因此签订的实习协议原则上属于合同性质,而非劳动关系。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勤工助学的在校生不被视为就业,因此无需签订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的特征

1. 平等性与隶属性

劳动关系的主体在法律上享有平等的权利,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劳动关系。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或服务,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同时,劳动者作为用人单位的成员,在实现劳动过程中应遵守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服从用人单位的管理,形成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2. 劳动关系与劳动过程的关系

劳动关系只能在劳动过程中产生,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结合生产资料实现劳动过程时才能建立劳动关系。劳动法所涉及的范围仅限于劳动过程,不包括未形成劳动关系的就业过程。然而,考虑到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就业问题与劳动关系密切相关,因此我国的《劳动法》将就业纳入调整范围。

3. 劳动关系的排他性

劳动关系只能存在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劳动者与其他社会主体之间的关系不能称为劳动关系。同时,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也不能同时与一个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灵活就业者可以与不同的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但他们的工作时间相互错开,仍符合劳动者在同一时间只能与一个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的规定。

4. 劳动关系以劳动为目的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劳动过程,为社会生产或社会产品提供服务。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归属于用人单位,劳动者在用人单位组织指挥下为实现用人单位的利益而劳动。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有利条件和物质保障,并支付合理的报酬。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借用实习协议的劳动关系如何认定

    赖某与钢管公司、成教学校之间签订实习协议后,在工作期间受伤,关于劳动关系的认定问题。认定原告与被告之间存在劳动关系的理由包括:原告不属于在校学生实习,符合劳动关系的本质特征,实习协议不应成为认定劳动关系的障碍。因此,原告有权要求确认劳动关系的存在,享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中关于道路通行、实习期、驾驶特定车辆、机动车标志及载物的详细规定和处罚标准。文章强调了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包括实习期内驾驶人员的特殊要求和处罚措施。

  • 实习期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

    实习期内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实习期离职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采取多种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包括向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个人老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并采取

  • 劳务派遣合作协议

    甲方、乙方和丙方之间的劳务派遣合作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合作期限、合作内容、三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费用结算等。甲方全权授权乙方招募寒假实习生,乙方负责按照甲方规定的用工条件开展招聘工作,丙方则负责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劳动保护用品等。费用结算方面,乙方收取组

  • 员工辞职所需提交的材料
  • 新交通法规之实习期间上高速的规定
  • 律师实习期间是否可以担任法律顾问?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