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办案具有公断性质,独立公正地仲裁案件,不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仲裁员不得偏袒任何一方当事人,不能损害其独立公正的形象。律师办案则无论是代理人还是辩护人,都是为委托人一方的合法权益进行辩护。
律师资格是通过国家每年的律师资格考试取得的。而仲裁员资格的取得则需要符合仲裁法第十三条规定的条件,并经过仲裁委员会的聘任,对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人员才能取得。可见,取得仲裁员资格的条件要高于律师。
仲裁员受到回避制度和仲裁庭纪律的约束。当仲裁员存在法定回避事由时,应主动提出回避申请。而律师则没有回避制度的约束,可以接受任何当事人的委托进行代理活动。仲裁员不得私自与当事人见面,也不得接受当事人的宴请或礼物,并且不得就案件实质问题向当事人发表任何意见。而律师可以与自己代理的当事人商讨案情,提供建议并出庭代理,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此外,仲裁员按照仲裁规则和程序办案,当事人的意见和要求应书面通过秘书处转交给仲裁员,仲裁庭的要求也通过秘书处书面通知当事人。而律师则根据当事人的意愿依法代理,随时与当事人交换意见,不需要第三方进行转递。
律师在担任仲裁员时,应注意区分仲裁员和律师的角色,不能将自己视为指定方的代理人,在仲裁案件中与对方当事人争辩,在合议时为指定方当事人寻找各种依据,并否认对方当事人的证据和理由。仲裁员应坚决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一旦被当事人选为仲裁员,就成为仲裁庭成员,而不是选定方的代理人,要努力确保依法、公正地仲裁案件。
我国劳动仲裁活动中代理人的委托问题。当事人可以委托代理人代为参加仲裁活动,并在授权委托书中明确代理事项和权限。委托诉讼代理人包括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但特殊情况下的人不能作为诉讼代理人。当事人需提交明确委托事项和权限的委托书。
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的流程以及所需材料。申请人需填写申请表并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决定书、疾病诊断证明书等。具体办理流程可通过咨询宁德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获取。另外,建议委托律师办理工伤案件,注意仲裁庭审理时间限制和工伤案件的特殊审理期限。
涉外仲裁当事人申请外国法院承认仲裁裁决的程序。文章介绍了国际承认和执行仲裁裁决的背景以及中国涉外仲裁当事人的申请程序,并建议委托专业律师办理申请事宜。同时,文章还涉及涉外仲裁中的法律适用,包括程序法律适用和实体法律适用,以及涉外仲裁适用实体法律的三大
多起关于委托见证的法律纠纷案例。在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中,某律所因未能明确见证范围导致对遗嘱效力负有直接责任,需承担赔偿责任。广州市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指出,律师作为专业人员,在见证过程中需承担严苛的审查、注意和提示义务。云天律师所因未履行专业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