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保障 > 辞退解雇 > 自离有什么后果

自离有什么后果

时间:2023-09-30 浏览:5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003

员工“自离”构成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行为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7条规定,劳动者在合同期内需要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只需提前三日口头或书面形式提出即可。因此,员工“自离”的行为违反了法定的解除劳动合同程序,属于违法行为。

员工“自离”应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90条规定,劳动者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劳动合同,或者违反劳动合同中约定的保密义务或竞业限制,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员工“自离”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员工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赔偿范围应当限定于实际造成的损失。

员工“自离”后,用人单位应采取的措施

1. 及时书面通知解除劳动合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有法定事由或双方合意,否则即为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因此,用人单位在员工“自离”后应当及时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书面决定,并将其送达员工或进行公告。

2. 及时结算工资并足额支付

根据《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当发生员工“自离”情况时,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员工已提供劳动对应的工资,不得克扣。只有在用人单位无法支付的情况下,可暂缓支付。

3. 办理人事档案和社保转移手续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应出具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在员工自离且无法通知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可采取公告通知的形式解除劳动合同,并依法封存自离员工的社保账户。用人单位可以从工资中扣回自离员工多缴纳的社保金额,如果不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加班未支付加班工资的处理方法

    加班未支付加班工资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工资未按时支付的处理方法,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的情况。接着阐述了拒不支付加班工资的处理方式,包括支付加班费的标准和雇主未支付加班费应承担的责任。若雇主违反法律规定,需支付赔偿金和额外的经济补偿金。

  •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 公司不支付工资,劳动仲裁申请及赔偿要求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 病假期间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病假期间享有一定的权益保障。用人单位不得在病假期间解除劳动合同,应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且标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对于长期病假的职工,根据劳动能力鉴定结果,用人单位可做出相应的处理决定,包括解除劳动合同并支付经济补偿金和医疗

  • 两名法院工作人员共同违法的处罚方式
  • 工伤认定举证期限是多久
  • 自离有什么后果
劳动保障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