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发生时,劳动者和雇主可以通过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来解决争议。这些机构将协助双方妥善解决劳动争议纠纷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已经没有劳动局了。国家层面上,劳动事务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省一级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负责;地市以下则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解决来消除矛盾,找出解决争议的方法。协商解决并非必经程序,但国家承认当事人自行解决劳动争议的方式。如果当事人不愿意或协商不成,可以申请调解或仲裁。
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所在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成功,会制作调解书,但该协议并没有法律约束力。如果在申请之日起三十天内未能达成协议,则视为调解失败。在规定的期限内(60至90天),当事人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如果当事人不愿意调解或者调解后反悔,也可以直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一般情况下,劳动争议由所在行政区域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如果争议双方不在同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那么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如果任何一方对裁决不满意,应在收到裁决书后的15天内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逾期不起诉,裁决书即产生法律效力,当事人应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调解书和裁决书。
如果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满意,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根据民事诉讼法的程序进行调解。首先,法院将对双方当事人进行民事调解,如果达成协议,法院将制定民事调解书,该调解书与判决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不成,法院应在规定的时间内作出书面判决。原被告任何一方对判决不服的,可以在法定期限(自收到判决书起15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劳动保护法律规定。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女职工享有一定的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于因用人单位不当解除导致的劳动争议纠纷案件,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作出相应处理,如撤销解除决定、支付工资和劳动合同终
原告起诉被告的劳动争议案件。原告提出诉讼请求包括无需支付被告加班工资及经济补偿金和无需支付年度年终奖。事实和理由是某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裁决是错误的,被告是原告的高级管理人员,签订了不定时工作协议,且当地未出台相关规定,因此不应支付加班工资。同时,
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及其职责,包括公务员主管部门代表、聘任单位代表、工会组织代表等。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员工违纪时公司扣工资的合法性,包括代扣个人所得税、社会保险费用等,以及公司可以扣发员工工资的其他情况,如劳动合同约定和公司规章制度等。此外,还指
近年来劳动争议案件不断上升的现象,栖霞区人民法院分析了劳动争议案件的原因和特点,指出亟需调解立法支持。劳动争议涉及企业类型广泛,案件审理难度大,判决难执行。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出现滑坡趋势,需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