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交原告、被告方基本情况的证据材料,包括自然人和法人的相关信息。
2. 提交劳动仲裁申诉人提交的“申诉书”。
3. 提交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仲裁裁决书或不予受理通知的书面裁定、决定、通知。
4. 提交原告收到仲裁文书时间的相关证据材料。
1. 若劳动者已证明在用人单位工作,但用人单位否认劳动关系的存在,用人单位应提供反证。
2. 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者已领取工资的证据。
3. 若用人单位延期支付工资,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无故拖欠工资,用人单位应提供延期支付工资的原因。
4. 若劳动者主张加班工资,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的记录。
5. 若双方无法证明劳动者实际工作时间,用人单位应提供劳动者所处工作岗位的一般加班情况。
6. 若用人单位减少劳动者劳动报酬,应提供减少劳动报酬的原因及依据。
7. 用人单位应提供解除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所依据的事实和理由。
8. 若用人单位主张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应提供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规章制度的事实及规章制度制定和公示的证据。
9. 用人单位应提供各种实际已发生的工伤赔偿支付的证据。
10. 用人单位应承担其他依法应举证的责任。
1. 若劳动者主张工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或实际领取的工资数额,劳动者应提供相关证据。
2. 若劳动者主张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应提供用人单位减少劳动报酬的事实。
3. 若劳动者主张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劳动者应提供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条件成立的证据。
4. 若劳动者主张工伤赔偿,应提供存在因工伤害的事实及工伤认定、伤残等级、鉴定时间、住院治疗起止时间和费用、转院治疗的证明及交通费和食宿费、康复器具的证明及费用等证据。
5. 若女职工主张“三期”权利,应提供存在“三期”的事实、起止时间以及晚育、难产、独生子女证的证据。
6. 劳动者应承担其他依法应举证的责任。
1. 若主张劳动关系成立,应提交相应的劳动合同或相关证据材料。
2. 若主张已解除劳动合同或事实劳动关系,应提供相关证据。
1. 在普通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应在收到举证通知后的30天内完成举证。
2. 在简易诉讼程序中,当事人应在收到举证通知后的15天内完成举证。
1. 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遇到困难,应在举证期限内向法院申请延期举证。
2. 经法院准许,可以适当延长举证期限。
1.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的7天内提出申请。
2. 申请书应包括被调查人的基本情况、需要调查的证据内容、调查的原因和要证明的事实。
3. 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下,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
1.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的10天内向法院提出书面申请。
当事人在劳动争议仲裁阶段提交的证据材料,仍需按照本通知的要求在法院指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交。
当事人应在举证期限届满前提出增加、变更诉讼请求。
当事人未按要求完成举证责任,应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对于本通知未涉及的事项,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办理。
希望当事人能按要求及时充分地举证。
不同类别案件的诉讼费用收取标准。离婚案件根据财产分割情况收费,侵权案件每件需交100元诉讼费。其他非财产案件每件需交50元。财产案件根据争议金额收费,具体标准详述。行政案件、劳动争议案件、破产案件和申请执行案件的收费标准也分别阐述。此外,还详述了申请
一起劳动争议案件,涉及原审被告进念室内设计装饰有限公司与原审原告郁*伟之间的合同纠纷。郁*伟在应聘时伪造了学历和工作经历,后被公司解雇并引发劳动争议。经过仲裁和一审、二审法院审理,最终判决公司需退还押金、支付工资、奖金、替代期工资、经济补偿金及利息,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包括扩大受案范围以解决劳动者投诉无门问题,规定举证倒置情形以帮助劳动者迈过举证门槛,以及调解渠道的拓宽等。这些变化包括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的纳入、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旨在更好地
劳动争议解决中的调解程序。首先,当事人需向所在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提出调解申请,委员会审查后决定是否受理。接着,调解委员会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弄清争议事实、了解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等。最后,进入调解环节,分为多个步骤进行。整个过程中,调解委员会需依法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