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新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受理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新

时间:2024-12-15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276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实施后,人民法院受理、审理劳动争议案件有一定变化,及时学习和掌握新法的相关规定,有利于广大劳动者依法维权,也有利于法官准确适用法律、处理好相关案件。

部分劳动争议劳动仲裁一裁终局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除非另有规定,以下几类劳动争议的仲裁裁决将被视为终局裁决,并且从裁决书作出之日起生效。这些争议包括:

(一)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的争议;

(二)因执行国家的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发生的争议。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劳动者如果不服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的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根据上述规定,对于第四十七条列举的劳动争议,部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有条件的一裁终局。法律只赋予劳动者一方诉权。只要劳动者在法定期限内不向法院提起诉讼,仲裁裁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即一裁终局。换句话说,对这几类案件,人民法院只受理劳动者一方在法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

过去,只要经过仲裁的劳动争议案件,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法定期限内任何一方起诉,仲裁裁决即不发生法律效力。与过去相比,该法更加体现了对劳动者的特殊保护。

限制了用人单位诉权,也给予其适当救济途径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如果能够提供证据证明具备六项法定事由,可以向法院申请撤销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几类终局裁决。这六项法定事由包括:

(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

(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没有管辖权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的;

(四)裁决所依据的证据是伪造的;

(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

(六)仲裁员在仲裁案件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

需要注意的是,用人单位如果不服一裁终局仲裁裁决,一方面应在收到仲裁裁决书后的30日内提出申请;另一方面,必须向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法院审查后,如果认为具备法定事由,只能裁定撤销裁决,而不能直接处理争议。裁决撤销后,当事人仍需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劳动争议事项。当事人起诉应在收到人民法院撤销裁定书后的15日内。

部分劳动争议案件无需经仲裁前置,劳动者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

根据劳动法第十六条的规定,对于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赔偿金事项,如果经调解组织调解后达成的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约定期限内不履行,劳动者可以依法持调解协议书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根据这一规定,对于第十六条列举的几类争议,只要当事人在调解组织调解下达成调解协议,就可以直接申请支付令,无需经过仲裁前置程序,法院即可受理。至于当事人就上述几类争议自行协商达成的和解协议是否可以申请支付令,本法没有明确规定。个人认为,可以按照该条规定申请支付令,或者按照一般民事案件起诉,无需经过仲裁程序。

根据劳动法第十条的规定,调解组织包括: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调解组织。

对仲裁申请,仲裁委员会逾期不决定是否受理或受理后逾期不作出裁决的,当事人可以依法向法院诉讼

根据劳动法第二十九条和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仲裁机构受理劳动争议申请的期限和审理劳动争议的期限都有明确规定。根据该法规定,仲裁机构对当事人的仲裁申请受理与否应当在5日内作出决定;审理劳动争议应在受理后45日内作出裁决,最长不超过60日。如果逾期不作出决定或裁决,当事人可以根据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起诉。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名称规范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基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名称规范的通知。通知详细规范了不同种类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的名称,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事业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社会团体劳动人事争议调解组织以及基层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劳动人事争议

  •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的调解程序。当事人在劳动争议发生时可以选择不同的调解组织进行调解,调解员需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调解程序包括听取双方陈述、疏导和达成协议。达成协议后应制作调解协议书,如未履行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若调解无果,当事人可依法申请仲裁。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包括当事人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受理并进行调查核实、召开调解会议听取双方陈述并进行调解以及达成调解协议等步骤。调解委员会应在当事人申请调解之日起30日内结束调解,确保调解效率。

  •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及其重要性。该委员会负责调解企业与职工之间的劳动争议,包括开除、除名、辞退职工、执行国家规定引发的争议、履行劳动合同争议等。调解活动是处理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是解决争议,维护双方权益,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稳定发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司法解释
  • 人民法院受理哪些劳动争议诉讼
  • 拖欠工资仲裁不受理怎么办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