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调解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仲裁的规定的创新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关于仲裁的规定的创新

时间:2024-04-10 浏览:1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291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创新之处

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整合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而是进行整合,以整合办案资源。这一创新措施有助于提高仲裁机构的专业性和效率。

二、提高劳动争议仲裁员任职条件门槛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了更为严格的劳动争议仲裁员任职条件门槛,旨在保证办案质量。这一创新措施有助于提高仲裁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

三、加强对劳动者的保护

根据该法规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这一创新措施加强了对当事人特别是劳动者的保护,确保他们能够及时申请仲裁并行使自己的权益。

四、缩短仲裁办案时间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仲裁应当自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这一创新措施有助于缩短仲裁办案时间,提高处理效率。

五、新规定的制定

该法还对用人单位承担的举证责任、仲裁不收费等方面作出了新规定,这些新规定进一步完善了仲裁制度,规范了仲裁程序,减少了职工维权的成本。

总结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通过以上创新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劳动争议仲裁制度,提高了处理效率和公正性,为劳动者提供了更好的法律保障。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民工维权: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

    农民工如何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工资拖欠问题。包括通过协商、咨询热线电话、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寻求工会帮助、向政府投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和提起诉讼等方式维权。对于无力承担诉讼费用的农民工,还可以申请免费法律援助。

  • 协商解决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的处理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环节。在争议发生后,双方应首先进行协商,对于工伤待遇争议等不太尖锐的情况,协商是常见且易接受的方式。调解虽然不是必经程序,但对解决劳动争议有很大作用。仲裁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仲裁后如仍不服可提起诉

  • 仲裁受理口头辞退的法律依据及时效

    口头辞退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及时效。劳动者在被口头辞退后一年内可申请劳动仲裁,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相关规定。仲裁时效可因当事人主张权利、请求救济或对方履行义务而中断。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引发的劳动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时效限制。用人单位解除劳动

  •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包括扩大受案范围以解决劳动者投诉无门问题,规定举证倒置情形以帮助劳动者迈过举证门槛,以及调解渠道的拓宽等。这些变化包括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的纳入、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旨在更好地

  • 用法律专业术语重新改写或者扩写的文章
  • 工伤争议的调解机构
  • 劳动纠纷调解手续的程序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