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仲裁能否反诉
时间:2024-07-21 浏览:1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争议仲裁中的反诉
一、劳动争议仲裁反诉的特征
劳动争议仲裁反诉是指在已经开始的劳动争议仲裁或诉讼程序中,被诉方向申诉人或原告提出的一种独立的反请求。其特征包括:
- 反诉的提出者是仲裁本诉的被诉人或诉讼本诉的被告,反诉的对象是仲裁本诉的申诉人或诉讼本诉的原告。
- 反诉的提起必须以本诉的存在为前提条件,如果没有本诉,反诉就无从谈起。
- 反诉的目的在于吞并或抵销申诉人提出的仲裁请求或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
二、劳动争议仲裁反诉的提起条件
提起劳动争议仲裁反诉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 反诉必须由仲裁本诉的被诉人或诉讼本诉的被告向仲裁本诉的申诉人或诉讼本诉的原告提起,并确保主体的合格性和准确性。
- 反诉必须在案件受理后、庭审辩论结束前提起,庭审辩论结束后提起的反诉需要另案起诉。
- 反诉必须在时效内提起,仲裁时效为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诉讼时效为争议发生之日起2年。超过时效提出的反诉将被不予受理或驳回。
- 诉讼的反诉必须以仲裁的反诉为前提,如果仲裁时未及时提起反诉的,诉讼的反诉将不被受理。
- 必须向仲裁庭或法庭递交仲裁反诉书或诉讼反诉书,并详细说明反诉人、被反诉人的姓名或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并附上相关证据材料。
三、劳动争议仲裁反诉的作用
劳动争议仲裁反诉具有以下作用:
- 反诉可同本诉合并审理,节约司法资源,提高审判效率。
- 反诉可同本诉合并审理,有利于查清事实,明辨是非。
- 反诉可吞并或抵销本诉请求,反诉的成功提起可使反诉人占据主动。
基于以上作用,实践中符合反诉提起条件的一方应尽可能提起反诉。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
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的赔偿问题。根据不同的案由,分为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和雇员受害赔偿纠纷。劳务关系相比劳动关系更加灵活,双方基于雇佣合同,人身依附性较低。在劳务关系中,劳动者受伤可按普通侵权造成人身损害赔偿的标准赔偿,并可直接起诉,不需经过劳动仲裁
-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及中断、终止规定
劳动仲裁时效期间的相关内容,包括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一年时效期间以及中断和终止的相关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内的特殊规定和申请劳动仲裁所需的材料也有详细说明。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明、劳动关系证明等。
-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
劳动监察与劳动仲裁的权力与职责,以及劳动行政处罚的特点和种类。劳动监察具有强制调查权和一定的处罚权,主要职责是监督检查劳动关系主体是否遵守劳动法律。劳动仲裁机构主要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和裁决。劳动行政处罚是劳动行政的重要内容,只能由劳动监督检查机关行使
-
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申诉人在某公司工作期间因劳动合同变更导致的劳动争议。申诉人因无法适应新的工种而要求被诉人支付经济补偿金7000元。申诉人在公司工作了数年,根据劳动法规定,应获得相应的补偿。此外,被诉人未为申诉人办理社会保险,也损害了其合法权益。为维护自身权益,申诉人
-
劳动仲裁时效规定的概述
-
工伤赔偿协议的诉讼时效
-
我的中介不给我差价怎么办,我只有聊天记录,去劳动局投诉有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