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根据劳动争议的发生,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时,应当提交申诉书,并按被诉人数提交副本。申诉书应当明确以下事项:
仲裁委员会收到申诉后,应当在7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果决定受理,应当在受理决定作出后的7日内将申诉书的副本送达被诉人,并组成仲裁庭。如果决定不予受理,应当说明理由。
被诉人在收到申诉书副本后的15日内,应当提交答辩书和相关证据。仲裁委员会有权要求当事人提供或补充证据。
仲裁庭在开庭前的4日内,会将开庭时间、地点以及书面通知送达当事人。如果当事人没有正当理由不到庭或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对申诉人将按撤诉处理,对被诉人可以缺席工资裁决。
仲裁庭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应当促使当事人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如果调解达成协议,将制作调解书,调解书自送达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
仲裁庭作出裁决后,将制作裁决书,并送达双方当事人。当事人对仲裁决服从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如果期满不起诉,裁决书将发生法律效力。
当事人对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和裁决书,应当按照规定的期限履行。如果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者自动离职的赔偿责任,包括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和损失赔偿的问题。劳动者自动离职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赔偿损失。用人单位需承担证明损失的责任,可扣除工资。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未签劳动合同不需缴纳违约金,但有服务期约定和保密事
劳动合同中的聘任和解聘、加班费、保密条款和竞业限制条款等问题。对于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和解聘需符合公司法规定的程序,并在劳动合同中明确区分于普通员工的合同。同时,需注意高级管理人员离职后的加班费问题,并在合同中解决。此外,为防止商业秘密泄露,需增加保密
员工因降职离职后的补偿问题,依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根据工作年限要求支付补偿金,如无法达成协议可通过劳动部门申请。同时,文章介绍了相关法律条款、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最低工资保障制度以及最低工资标准的确定和调整因素。
我国关于竞业限制案件的仲裁与起诉程序。劳动争议案件中,包括因竞业限制引发的纠纷应遵循仲裁前置原则,当事人需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不服仲裁裁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但如涉及商业秘密侵权,可直接起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需准备申请书、身份证明、劳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