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劳动纠纷已经经过劳动仲裁委、法院一审和二审的审理,二审判决结果对您有利,要求原用工单位赔偿您的经济损失并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额为5万多元。然而,三年过去了,判决结果仍未执行。对方是国有企业,您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首先,如果您还没有申请执行,很可能已经超过了可以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因此,您应该尽快向执行法院提交申请。如果您已经申请过执行,您可以要求执行法院告知您不执行的依据和理由。
如果对方企业无力支付赔偿金额等原因,执行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或终结执行。无论如何,法院都应该对此有个明确的说法。建议您先听取执行庭的解释和意见。如果执行庭的理由合理,您可以再考虑一下。如果执行庭的理由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支持,您可以向上级法院的信访部门反映情况。
至于赔偿金额是否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工资作为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个人所得税是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根据您的收入和赔偿金额计算所得税。您可以咨询税务机关或法院相关人员,了解具体情况。
总之,您应该尽快向执行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并听取法院执行庭的意见。如果执行庭的理由合理,您可以再考虑一下。如果执行庭的理由没有事实和法律依据支持,您可以向上级法院的信访部门反映情况。另外,关于赔偿标准与个人所得税的问题,建议您咨询税务机关或法院相关人员,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差旅费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取决于其性质。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包括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等,以控制差旅费用,防止违规行为。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