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 > 劳动调解和劳动监察一样吗

劳动调解和劳动监察一样吗

时间:2023-10-03 浏览:6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931
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的劳动争议是非常多的,而劳动调解是解决劳动争议的主要方式,劳动行政部门还具有劳动监察的权利,那么劳动调解和劳动监察是不是一样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调解和劳动监察的区别

劳动调解和劳动监察是两种不同的行为,它们在处理劳动争议和监督用人单位方面有着不同的职责。

劳动调解

劳动调解是指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进行调解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的规定,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主任由工会成员或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并经审判人员审核后,双方签署或捺印的调解协议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可以要求摘录或复制该调解协议,并可以持民事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

劳动监察

劳动监察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用人单位进行监督的行为。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职责包括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情况;受理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的举报、投诉;依法纠正和查处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

劳动争议调解书的效力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调解书的效力取决于当事人的签署情况。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法律的规定,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署或捺印后,同意该调解协议生效。调解协议自双方签署或捺印之日起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有权要求摘录或复制该调解协议,并可以持民事调解书申请强制执行。

在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中,当事人在调解协议上签字即为生效,不得反悔。这一规定适用于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这样的规定有助于提高审判效率,避免简单的民事纠纷拖延时间和增加诉讼成本。有人建议将该规定推广到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中,但目前该规定仅适用于简易程序。

除了适用简易程序的案件外,调解书的生效需要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书上签字。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即具有法律效力。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如果调解未达成协议或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反悔,人民法院应当及时判决。此外,民事诉讼法第九十条规定了四类案件,这些案件在双方当事人、审判员、书记员签名或盖章后即具有法律效力。除了这四类案件外,调解书的生效需要调解书送达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 实习期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

    实习期内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实习期离职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采取多种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包括向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个人老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并采取

  • 辞职后劳动监察举报的效力

    劳动者在辞职后发现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效力和相关规定。劳动者有权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会保护举报人的身份秘密,对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员工辞职包括多种情况,如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辞职以

  • 正式劳动关系的确立方式

    正式劳动关系的确立方式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在无法直接确定劳动关系时,可通过搜集用人单位文件、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签订的文件、录音录像照片、网络信息、手机短信与电话录音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等方式间接证明。

  •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
  • 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法定期限
  • 皮肤伤害的司法鉴定程序和赔偿范围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