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监察告知书并非终结案件的标志。对于劳动者投诉案件,如果劳动监察部门决定不予受理,通常会向投诉人发出书面通知。如果举报人或投诉人要求劳动监察部门告知案件处理结果,劳动监察部门应当向其告知。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可以进行复议或提起诉讼。
劳动监察和劳动仲裁在性质和职能上存在一定区别。劳动监察是指法定的专门机关代表国家对劳动法的遵守情况进行检查、纠举、处罚等活动。劳动监察部门可以对违反劳动法规的单位或劳动者进行警告、通报批评、罚款、吊销许可证、责令停产整顿等处罚措施。对于触犯其他行政法规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建议给予行政处罚。对于触犯刑律的情况,劳动监察部门建议执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仲裁是指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当事人申请的劳动争议进行公正裁决。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劳动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裁决,并可以进行调解。劳动仲裁的裁决结果具有法律效力。
1.定义不同:劳动监察通过日常巡查、主动监察、专项监察、接受投诉举报等方式进行履职;劳动仲裁则是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进行裁决,一般不主动进行调查。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可以进行调解和裁决。
2.处罚权不同:劳动监察具有行政处罚权,而劳动仲裁没有行政处罚权。
3.时效性不同:劳动监察受理时效为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行为发生在两年内的情况。申请劳动仲裁的普通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此外,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当公司被撤销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可以向股东追责,同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另外,服刑人员参与劳动改造没有工资,但可获得报酬。关于劳动官司一审的判决时间,民事诉讼一般六个月内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首先尝试协商调解,如无果则可以考虑向劳动监督管理机构投诉、提交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方式包括向劳动监督管理执法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如有欠条等相
劳动争议律师费用的计算方式。律师服务收费主要依据诉讼标的额规模设定,涉及财产分配等事宜的收费根据不同金额范围有不同的比例。同时,律师事务所和当事人可协商采用风险代理方式,最高收费额度不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费用仅指律师代理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