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如果用人单位口头解雇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而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对此进行调查和处理。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执行劳动保障监察,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 宣传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督促用人单位贯彻执行;
(二) 检查用人单位是否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
(三) 受理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行为的举报和投诉;
(四) 根据法律依据纠正和处罚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规章的行为。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以下事项进行劳动保障监察:
(一) 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
(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
(三) 用人单位是否遵守禁止使用童工的规定;
(四) 用人单位是否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
(五) 用人单位是否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
(六) 用人单位是否按时支付劳动者工资并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七) 用人单位是否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并缴纳社会保险费;
(八) 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是否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
(九)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口头解雇劳动者可以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预告性辞退是指企业在解雇职工时,根据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通知职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进行解雇。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 劳动者因疾病或非因工负伤,在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或其他工作;
(2) 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整工作岗位后仍无法胜任工作;
(3) 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协商无法达成变更劳动合同的协议。
过失性辞退是指企业在劳动者存在过错的情况下,无需提前30天通知即可立即解雇职工。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过失性辞退主要包括以下情形:
(1) 在试用期内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
(2) 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
(3) 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
(4) 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实习期内离职是否会导致工资扣押的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不能克扣实习期离职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可采取多种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包括向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申请仲裁或向法院起诉个人老板。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情况,并采取
劳动者在辞职后发现用人单位侵犯其劳动权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的效力和相关规定。劳动者有权对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进行举报,劳动监察部门会保护举报人的身份秘密,对提供重要线索和证据的举报人给予奖励。员工辞职包括多种情况,如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辞职以
正式劳动关系的确立方式和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在无法直接确定劳动关系时,可通过搜集用人单位文件、劳动者代表用人单位签订的文件、录音录像照片、网络信息、手机短信与电话录音以及劳动监察部门的处理结果等方式间接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