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情况以及职工个人意愿,合理安排年休假。这意味着单位可以在第二年安排补休上一年度未休的年休假。然而,一些企业在规章制度、员工手册和劳动合同中附加了类似于“当年带薪年休假没有休完的,将在年底或次年年初清零”的规定,规定员工未休的年假将被视为自动放弃,单位不会支付相应的工资。
这样的规定既不合理也不合法。用人单位无权随意清零员工未休的年休假。如果劳动者在当年度还有未休的年假,可以与单位协商在次年补休或要求支付相应的工资。换句话说,只要劳动者还有未休的年休假,单位就应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工资。
同时,劳动者也需要注意年休假的时效性。根据实践,劳动者可以在申请仲裁前的两年内主张未休的年假,法院通常会支持这种主张。然而,对于两年之前未休的年假,除非劳动者能够提供证据且单位没有以时效为由进行抗辩,否则法院不会支持其主张。换句话说,如果单位拒绝补休或支付工资,劳动者对于超过两年的未休年假将无法维权。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不上班了但未解除合同是否可以拿到工资的情况,以及不上班也有工资的特殊场景。包括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丧假、女职工保胎、产假、哺乳等以及男职工护理假等情况。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不上班也可以获得工资。
根据《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第二款规定,员工可以通过书面形式向用人单位提出不休年休假的申请,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用人单位需保留员工放弃年休假的证据,常见做法是向员工发出《年休假安排通知书》,让员工签字确认。此外,用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当劳动者被用人单位辞退时,如果年假还未休完,单位应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劳动者也有权依法休完年假后再解除